屋宇署誤解勞工處主動提供工業意外個案 10年只罰一承建商拖6年
撰文:賴卓盈
出版:更新:
近年工業意外頻生,勞工處與屋宇署訂立轉介機制,前者每月向屋宇署提供違反職安建被定罪的承建商名單。如有承建商在同一時期内多次違反工程安全規例,或曾導致工業致命意外發生而被定罪,屋宇署會根據《建築物條例》對其進行紀律處分。
不過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屋宇署過往一直誤以為勞工處會主動提供個案詳情,沒有主動了解涉事承建商有否造成致命意外,在2011至2021年期間,僅對1間名單中的承建商處分,並歷時6年,形容情況絕對不理想。
屋宇署應按兩個準則作處分
2002年起,勞工處每月向屋宇署提供因違反職安健法例被定罪的承建商名單,屋宇署則根據兩個準則進行處分,包括在同一時期内多次違反工程安全規例,及曾導致致命工業意外發生而被定罪。
屋宇署「遺漏」導致致命工業意外被定罪準則而沒主動跟進
申訴專員公署2022年9月展開有關職安健的主動調查,今日(16日)公布結果時指,屋宇署在2011年至2021年期間,一直僅跟進第一個準則,遺漏第二個準則。屋宇署解釋指,過往一直誤以為勞工處會主動提供每宗個案的詳情讓屋宇署分析,因此沒有主動跟進涉事承建商有否造成工業意外。在2011至2021年,屋宇署只向1間名單中的承建商作出1次處分,申訴專員陳積志批情況「絕對唔理想」。
2009年造成致命事故 2015年才完成處分 申訴公署:效率低下
他又指,該被處分的承建商,在2009年造成致命事故,惟當局在2015年才完成處分,歷時6年。公署認為過程有多處延誤,例如屋宇署在收到勞工處轉介之後一年才完成個案分析,並要求勞工處提供詳細資料,再於1年後才徵詢法律意見,陳批其效率低下。但陳指,獲悉當局在完成報告前,已經實施時間指標,正在盡力跟進過去個案,並會在徵詢法律意見後,轉介給承建商紀律委員會跟進。
公屋違泊|申訴專員揭車輛違泊緊急通道 建議不予警告立即鎖車防止虐待動物|申訴專員主動調查政府動物管理及保障動物權益工作康樂場地違規放單車 通道受阻普遍 申訴專員:康文署執管欠標準去年逾600宗山泥傾瀉 申訴專員調查政府對斜坡安全監察及規管匡智會性侵案|旗下院舍屢涉虐待指控 申訴專員曾斥機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