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戲院結業|重映《唐山大兄》謝幕 全院滿座 戲迷打卡留回憶
現時由嘉禾營運、有56年歷史的海運戲院,今(1日)最後營業,院方安排三場「經典盲盒場」,尾場晚上9時40分開場,盲盒場也開故,重映李小龍經典電影《唐山大兄》,1971年該電影就在海運戲院舉行首映禮,主角李小龍出席。
有戲迷提早到場打卡,與這個時代回憶作最後道別,院方散場後會隨即拆除招牌。
海運戲院有巨幕 曾是首映禮首選及午夜場熱點
海運戲院是全港少有的超巨幕戲院,過往是電影公司舉行首映禮的首選,亦是午夜場的熱點。在56年間,海運全院座位由超過1,700個,經歷兩次大減至現時的約460個,可謂是見證本港電影業的興衰。
結業在即,戲院全日人頭湧湧,不少人到場緬懷留下過的歳月。全日六場電影幾乎爆滿,最後三場的「經典盲盒場」早已被搶購一空,成為最後三場的「全院滿座」。尾場晚上9時40分開場,有戲迷提早到場打卡,留下最後回憶,院方最後揭曉播放李小龍經典電影《唐山大兄》。
晚上大約8時50分,戲院工作人員將現時上畫的《職業特工隊》海報,換成李小龍經典電影《猛龍過江》的戲照,吸引不少人舉機拍攝。《猛龍過江》為今晚尾二場。
前員工憶往昔:常有首映場 最深刻見到偶像劉德華
在戲院業工作了30多年的王小姐,1994年起曾在海運戲院工作十多年,今日特意重回故地,與昔日同事敍舊。王小姐最不捨的是當年在海運戲院工作的同事,因為他們都待她很好,而部份人已不在人世。
她又提到以往海運戲院有許多午夜場及首映場,因此見過不少明星,最深刻是偶像劉德華,雖然不記得當時是哪套電影,亦因為要工作而只可以「望幾眼」,但她仍指感到非常開心。
資深戲迷難忘看經典爛片《房間》:海運會派匙羹給觀眾擲
在海運戲院看電影已十多年的張先生,昨日及今日都有入場,又買了兩件電影的產品,「海運結業喇,要幫襯吓,做最後消費,做啲紀念。」
他在海運戲院最深刻的回憶是觀看電影《房間》(The Room),笑言該片是「經典的爛片」,「爛到成為經典」,更吸引了不少人成為粉絲;而海運過往多次重映,影迷入場都會大叫對白,甚至在特定場面時擲匙羹,他憶起海運甚至會派匙羹,令他覺得海運與其他戲院特別不同,相當難忘。
他認為現在有許多IMAX影院,但海運戲院的超巨幕加上獨特的格局,相當特別,「比較似以前舊式戲院」,座位亦比現時的戲院多,十分難得,因此對海運結業感到十分可惜。
江玉歡:政府要「做啲嘢」 不能讓戲院一間一間結業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亦有入場,她10多歲、1980年代便首次在海運看電影,形容海運戲院「睇住我成長」,又憶起當時海運仍有1,700個座位,座位仍有分級,「好後期先唔分等級,嗰陣時睇戲好大陣象㗎,唔係好似而家咁。」她又憶起,海運當年有許多西洋電影,與銅鑼灣碧麗宮齊名。
對於海運戲院結業,她感到十分不捨及可惜,「香港好似容唔下啲戲院!」她認為雖然戲院減少是全球的趨勢,但看電影仍是香港人重要的娛樂,因此政府要「做啲嘢」,「唔可以畀啲戲院一間一間咁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