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戲院今最後營業 有影迷夫婦連續3日懷緬 帶女兒同遊定情地
有逾56年歷史的尖沙咀海運戲院今日(1日)最後營業,除了吸引大批電影迷前來「打卡」留念,更有不少人買戲票入場,最後懷緬這間全港唯一巨幕戲院。有影迷夫婦形容海運戲院為昔日「拍拖勝地」,見證了夫婦倆由拍拖、結婚至生兒育女的30年愛情長跑,兩夫婦專程帶同愛情結晶、已長大的女兒一家三口來重遊定情之地,其中丈夫稱「第一次(與太太)拍拖就係喺度睇(西片)《這個殺手不太冷》」。他們一家人都捨不得海運結業,「呢度大戲院,音效都比較勁。」
位於尖沙咀廣東道的嘉禾海運戲院今日最後結業,首場電影《史迪仔》放映,但早上約9時半,已有不少電影迷蜂擁而來,在海運戲院正門外打卡,紀念戲院最後一日。
今早來打卡的包括影迷朱先生與朱太,朱先生稱,31年前相約當時尚未成為其妻子的朱太來海運戲院觀看經典西片《這個殺手不太冷》,結果一片定情,往後的拍拖節目亦是常來海運看電影,故認為這裏是他們的拍拖勝地。
由於知悉海運進入倒數,兩夫婦已連續兩日來看電影,今日是第3日、亦是海運即將成為歷史之日,他們特意帶同愛情結晶、已長大的女兒過來,一家三口一起緬懷。他們表示不捨得海運戲院結業,「好少有大戲院」。朱先生亦透露,他們家住粉嶺區,居所樓下有戲院,「但環境及地方都比唔上呢度」。
另一位電影迷張先生稱本身很少看卡通片,今日亦特意入場觀看《史迪仔》支持戲院。他稱自中學起便在海運戲院看電影,留意到該戲院近年裝修及內部設施都比之前更漂亮及先進,惟入場觀眾愈來愈少,嘆息「冇辦法,時代係咁」,冀日後可有白武士願意接手繼續營運海運戲院。
至於17歲的趙先生亦是海運戲院的「擁躉」,他指海運戲院的巨大銀幕、樓底高、空間寬闊,「有種很特別的味道」。熱愛觀看電影的他過往時常去黃埔嘉禾戲院看電影,惟該戲院上月結業不久,又輪到同院線的海運戲院結業,令他感到難過。他亦對近年本港不斷有戲院結業感到可惜,「唔知點解入場睇戲嘅人少咗,如果可以都想多啲入場支持本地戲院」。
昔日海運戲院風光一時,近年隨着電影市道步入寒冬,入場人數不多,但來到最後一天營運,多個場次都幾乎賣個「滿堂紅」。其中首場《史迪仔》有七成滿、中午12時10分的《職業特工隊》幾乎滿座,截至放映前一小時,只餘6個座位;而最後三場的告別海運盲盒場戲票,更是早已全數售罄。若戲迷想來懷緬一番,暫時只有下午3時20分的《史迪仔》仍有較多座位,截至早上11時半,已售出逾半數戲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