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中五生組隊 上學前登山練體能放負 冀考DSE前征服全港高山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年,為此本港學校亦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停課,加重了不少準備迎接公開試的考生的壓力。其中兩位準備明年應考文憑試的中五學生霍楊昇及王諾因,因疫情困家近一年,為學業擔憂之餘,亦發現自己的專注力及體能隨停課時間越長而每況愈下,甚至登高幾步已經覺得疲累,而經年累月的網課也讓他們感到朋輩支持的重要性。
為重拾活力與動力,二人現時相約每周三次在上學前行山,更希望能在明年應考DSE考試前,征服全港所有的高山。

王諾(左)和霍楊昇(右邊)都是中五學生。(鄭子峰攝)

長期網課令學生有感體力和專注力下降

霍楊昇在疫情前一直有運動的習慣,放學後會在家附近跑步,每次最少跑3000米,惟從來不覺得累,時不時還會與同班同學王諾相約在屯門碼頭跑步鍛煉。豈料遇到疫情,二人於家中上網課時間漸長,體力和專注力都下降。至年初復課時,霍楊昇再次跑步,卻發現自己跑400米已經氣喘吁吁;而王同學就發現自己步行六層樓梯,驚覺「透唔到氣」,而更嚴重的是作息亦被打亂,經常到凌晨2時許才能入睡。

從中四升到中五,升讀中六、考文憑試亦只餘下不足一年,文憑試的壓力也逐漸籠罩在他們身上。二人表示,間中經過中六的班門口,看到所有學生伏案學習,也會開始情緒緊張。然而早前長期的網上授課,也讓這些壓力無處釋放。尤其是出身基層的霍楊昇,他家中父親外出工作,母親則忙於照料他和另外三個弟妹的生活,少有交流。他說,在家網上上堂時還要幫手照顧1歲半及半歲的弟妹,「只有7歲多的弟弟可以傾到啲嘢。」

出生基層的霍楊昇指行山可以接觸多一些大自然。(鄭子峰攝)

隨着新年開學,二人均希望改變現狀,決定組隊鍛煉身體,比起在市區跑步,二人最終選擇了難度較高的行山,由於學校半日課於下午開始,於是二人可於課堂開始前上山,「成日喺市區,想接觸多啲大自然,行山舒服啲。」

二人首踏青山 至山腰已飲盡水源 要向行山客求救

在鍛煉身體這方面二人一拍即合,然而說起來都算是行山新手。行山前,他們仔細研究了行山路線,卻在裝備方面失算,結果第一次就「瀨咗嘢」。那日二人行青山,一人帶了一支寶礦力便出發,結果上到山腰時,水已飲盡,天氣燥熱,二人的面色都開始發青。霍同學說,當時猶豫是否要趕緊落山,最終還是決定堅持,向來內向的二人,開口向途人「撲水」,最終獲救,「有其他行山嘅人,畀咗橙我哋食,最尾用咗兩三個鐘頭行完全程。」

這樣的經歷,也讓他們增進了友誼,不再覺得「無人傾計」——行山時二人會講及未來理想,學業上的苦惱等等。而從新年後到現在,二人風雨不改每周一、三、五上午去行山,至今已經行了不下20次山。

王諾原本作息不規律,常常到凌晨2點才能入睡,但是開始行山後,每天11點就能睡著,早上7點多就已經起身。(鄭子峰攝)

曾征服山頭的經驗 令他們敢於向老師提問

經過近兩個月的行山,兩人都有了不少的轉變。王諾說自己現在作息已經十分規律,「行山嘅話,11點就要瞓,因為7點就要起身。」他坦言每一次都「好唔想起床」,但沒有試過任何一次遲到「甩底」。霍楊昇在行山中也有得著,曾經懼怕數學的他,過去總覺得數學課沉悶無聊,難以投入,遇到不明白的題目也不敢告訴老師。然而行山之後,他卻敢於在課堂上和老師交流互動,「征服一個山頭的感覺,同解開一啲難題的感覺好似,會好有成功感。」

二人都認為,雖然功課緊張,但每周三次的行山並不是浪費時間,他們會在其餘日子安排時間溫書,甚至懂得利用晚間的時間。霍楊昇說,已經決心將組隊行山這件事繼續下去,起碼堅持到升中六考DSE之前,「想征服全港的高山。」

疫情仍未結束,二人計劃在升中六之前要一直堅持計劃,征服更多香港的高山。(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