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兵團」工廠式運作 港企建首個黑水虻基地 日均清1噸廚餘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位於上水的蟲工場,每日上演著如電影《屍殺列車》的場面,一丟入麵包,黑水虻的幼蟲一擁而上,完整餐點一會兒變得面目全非,最後消失於蟲堆中。
黑水虻是廚餘界清道夫,每日24小時密密吃,也不挑吃,有公司「聘請」牠們當全職員工,酬勞是源源不絕的餐後廚餘、果渣、豆渣等,建成本港首個黑水虻量產養殖場,預計每日可處理至少1公噸廚餘,待運作順暢後,料可提升至3公噸。

▼本港首個黑水虻量產養殖場▼

+9

「川上生物科技」佔地約1.5萬平方呎的黑水虻養殖場,在今年4月起,試行回收餐廳廚餘、過期食品及麵粉、新鮮果渣、豆渣及麵包皮,交予幕後成千上萬的「員工」黑水虻,每天在密閉的溫室內,每周工作7天,職責是默默進食,預計最快本月中正式投產。

黑水虻(學名:亮班扁角水虻)是一種雜食性昆蟲,生命周期只有28天,如髮絲般粗的蟲卵,經3至5天孵化成白色幼蟲後,無論是廚餘或禽畜糞便,均來者不拒,最愛腐爛食物,也可消化骨頭。

由於黑水虻幼蟲蛋白質含量豐富,可直接或烘乾作飼料,排洩物又可作為種菜的肥料 。當牠由白變黑,意味即將羽化,破蛹而出後,成蟲不會進食,在數天內交配及產卵後便死去,一次可產近千粒蟲卵,遺下含豐富甲殻素的蟲殼同樣可作肥料。

【延伸閱讀】環保園舊廚餘廠地再招標 環保署擬引入食碎屑動物試驗處理雞糞

▼黑水虻的成長周期▼

+4

黑水虻成食物焚化爐

看準黑水虻的自然習性,「川上生物科技」2018年申請回收基金,加強收集及以黑水虻處理廚餘,並購置設備將廚餘處理過程自動化,獲批217萬元建成全港首個量產黑水虻養殖場。

公司董事陳嘉銘表示,黑水虻進食速度視乎食物是否容易進食,過去曾嘗試從學校收集廚餘,當中包含不少骨頭,送返工場後把廚餘破碎成泥狀才餵食。即使是多味精、多醬汁的食物,陳說,牠們的進食速度也沒有受影響,「不怕吃廚餘,連汁也吃光」,猶如食物焚化爐。

研究員鄭梓駿補充指,過去曾因回收的麵包又乾又硬身,丟入蟲堆竟「無蟲吼」,其後加入少許水分將麵包軟化再試,放入蟲堆約4小時後,只剩下殘骸。支撐蟲工場運作的主力是一班黑水虻兵團,鄭說,其工作主要在旁觀察幼蟲消化進度,「太踴躍想走,或因濕度太高;久未移動,或環控有異常,需及時修正」。蟲兵團工作前,亦需專人先了解食物來源及成分,才能確保幼蟲健康成長,變成商品出售。

研究員鄭梓駿表示,主要負責在旁觀察幼蟲的消化進度,亦需了解食物來源及成分,才確保幼蟲健康成長,變成商品出售。(歐嘉樂攝)

每日至少處理1公噸廚餘

「川上生物科技」採用直立式養殖,即使黑水虻難以點算「蟲數」,也不會因土地問題而生活擠逼。1克蟲卵約可孵化2萬隻黑水虻幼蟲,牠們用盡一生可進食5公斤的廚餘,食量不容小覷。

回收廚餘後,配合全自動化機器破碎及細菌分解,把異味減至最低。陳嘉銘說,「細菌初步將食物分細,變成漿狀,令幼蟲一啜便吃到,一吃便吸收到,大得快些,生長得好些」,令廚餘處理流程順暢。他預計正式投產後,每天至少處理1公噸廚餘,期望日後提升至3公噸。

逾9成幼蟲提早「收割」變飼料

由在川上農莊當義工,到把黑水虻變成一門生意,原本在銀行主要負責協助上市公司借貸的陳嘉銘,憑著農莊學來的知識,再自行研究科學期刊、上網找資料,夥拍本地投資者興建養殖場,摸著石頭過河。即使有資金、有技術,找場地已成大難題,養殖場去年中才動工,今年終面世。

陳說,黑水虻幼蟲蛋白質含量達40%,脂肪含量達30%,計劃待幼蟲成長到4至5齡時,把其中98%「收割」,用機器烘乾後容易保存,氣味像蝦條,變蟲乾後成動物飼料出售,相信運作順暢後可內銷,亦可出口,取代傳統較貴價的動物飼料。他估計,有首批黑水虻後,可不斷繁殖下代,其後支出主要是人力及機器維修成本,日後靠收取廚餘處理費、以及黑水虻相關副產品賺取收入。

2019年本港廚餘回收率只有3.6%

《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顯示,2019年每日棄置堆填區的廚餘量達3,353公噸,但回收率只有3.6%。垃圾徵費仍未有推行時間表,「川上生物科技」靠自己尋找合作夥伴回收廚餘,陳嘉銘坦言,目前丟棄廚餘沒有徵費,日後政策上台後,相信增加動力正視棄置量,合作亦有助建立綠色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