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一半基層長者願體檢後接種疫苗 社協倡港府資助增誘因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全港地區康健中心陸續開幕,一項調查發現,只有不足一成基層長者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7成受訪者表示收費是主要考慮因素。調查又顯示,約5成受訪長者表明不會接種疫苗,另有3成仍在考慮,但有半數人願在醫療評估後接種疫苗。

社區組織協會及老人權益聯盟表示,基層長者難以負擔保健費用,建議港府資助有需要人士進行體檢及護理服務,包括透過公私營合作方式,資助進行保健評估,釋除健康疑慮。

社區組織協會及老人權益聯盟建議港府資助有需要人士進行體檢及護理服務。(陳淑霞攝)

港府正逐步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葵青區早前率先啟用,惟健康檢查人數不似預期,位於深水埗的地區康健中心,亦即將於今年下半年揭幕。

社區組織協會及老人權益聯盟於今年3月至5月期間,成功以面談或電話方式訪問201位逾60歲、居於深水埗的基層長者,當中8成為長期病患者,近半領取綜援,3成居於劏房。

調查結果顯示,8成受訪的基層長期病患長者無力管理健康,只有1成有家庭醫生,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更不足1成,主因依次為欠缺金錢(43%)、欠缺知識(21%)及從無考慮(19%)。7成受訪者認為收費是參與保健服務的考慮;另有7成表示「願花費在保健的金額為零」。

調查又反映受訪長者接種疫苗的意欲,5成7人表示不會打針,3成則表示仍在考慮。倘經醫生評估其身體狀況為適合接種,則有近半願意參與疫苗接種。

司徒婆婆(右二)兩年前曾有中風病史,目前則有三高問題,她覆診時曾詢問醫生接種疫苗意見,對方稱交由其決定。(陳淑霞攝)

70歲的馮好珠過去一年曾不慎跌倒,亦透過社區篩查發現骨質疏鬆,她認為,社區康健中心提供的服務吸引力不足,「如果只係檢查三高、血壓,無咩吸引力,最好就有得驗眼、驗牙、骨痛同骨質疏鬆,呢啲係老人家最需要。」

今年63歲、曾遭診斷頸椎半移位的陳鳯金,則猶疑打針與否。她擔心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想打但無醫生可以諮詢」;66歲的司徒婆婆兩年前曾有中風病史,目前則有三高問題,她覆診時曾詢問醫生意見,「佢話你自行決定。」

▼港府「谷針」新招:已打疫苗好處 vs 未打疫苗限制▼

+6

社協組織幹事連瑋翹表示,基層長者處於經濟弱勢,體檢或保健費用動輒數百元,「平時有病已經唔願意睇醫生,要佢哋額外拎錢保健好困難」,他又指,大部分長者對社區康健中心認知不足,「只靠打開門,等人自己入嚟,參與率好低,社區健康服務淪為花樽,好痛心。」

馮好珠(左)認為,社區康健中心提供的服務吸引力不足,倡拓展服務範圍。(陳淑霞攝)

他建議港府將公營健康服務包括康健中心的豁免收費範圍,由75歲延伸至長者生活津貼受助人,並適用於領取在職家庭津貼及學生資助計劃的家庭;同時增加服務點,放寬使用限制,容許跨區使用康健中心服務,方便在職人士。他又倡議,港府可研究提供誘因,例如以服務券或消費券等方式鼓勵市民參與保健服務,紓緩長遠公共衛生壓力。他又提到,現時基層健康服務較為單一,集中提供基本體檢、三高及特定癌症篩查,建議當局拓展多元化健康服務。

醫管局擬本月底起為普通科門診病人提供新冠疫苗諮詢,連瑋翹表示歡迎,但他認為普通科門診非長期跟進個案,欠缺足夠的身體檢查情況下,未必足夠為有需要長者提供支援,建議當局為長者進行健康諮詢,另透過公私營合作方式,資助有需要長者進行一次性體檢評估及諮詢,便利長者獲得疫苗保護。

▼部分機構疫苗假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