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首5個月毒品案升75% 278青少年被捕增六成 最細14歲

撰文:孔繁栩
出版:更新:

本港青少年吸食毒品案件有上升趨勢,警方今年首5個月錄得1415宗毒品案,較去年同期上升75%,被捕青少年上升六成有278人,當中有75名學生,年紀最輕只有14歲。
警方將今年6月定為「禁毒月」,口號為「見字飲水,見毒必拒,吸毒唔型,壞過凱婷」,將於各區出動「禁毒推廣車」,車上設有「VR體驗」、仿製毒品氣味體驗等,讓家長能及早發現,以制止子女接觸毒品。

警方將今年6月定為「禁毒月」,將落區宣傳禁毒信息。(孔繁栩攝)

警方今年1至5月錄得1415宗毒品案,大麻仍然是最常見毒品佔28.3%,其次為冰毒佔19.7%,可卡因亦有12.4%。檢獲毒品中以可卡因佔最多有990公斤,氯胺酮有894公斤,較去年同期各升6.8倍及5倍。

警:疫下學生相聚家中吸毒

青少年涉及毒品案件備受關注,警方今年首5個月拘捕278名青少年,較去年同期上升60%,當中75人為學生,10至15歲群組有44人,16至20歲有群組234人,兩者各上升57%或60%。

毒品調查科署理總警司吳頴詩形容,青少年吸食毒品情況令人憂慮,由於外國將大麻合化,令青年對大麻禍害有錯覺,疫情下學生「百無聊賴」,更多時相聚家中吸毒,加上社交媒體推銷,令青年容易接觸毒品,毒販又會利用不同藉口誘騙青年販運毒品,例如「咁細個無事,只係警司警誡」、「着校服唔會被警察𢭃」等等。

+2

警禁毒推廣車設仿毒品氣味體驗

精神科專科醫生包始源指出,當吸毒人士服用冰毒,會感到抗奮無法入睡,因而依賴鎮定劑或安眠藥,當翌日感乏力又會服抗奮藥物,造成惡性循環,他提醒家長可留意子女會否有煙味、飲酒、情緒改變、家中失錢、吸毒儀器等,以及早介入。

警方今個月會出動禁毒推廣車到各區宣傳禁毒信息,車上有「VR體驗」感受吸食毒品後的暈眩感,另有仿製可卡因、K仔及冰毒氣味體驗。研製仿真氣體的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研究助理教授許鳳環強調,仿真氣味不會令人上癮,旨在讓家長認識氣味及早採取行動,提醒市民吸食毒品會對影部造成永久損害。

警方亦將在周三(16日)舉行的「616禁毒講座」,邀請了不同界別的嘉賓講者交流,包括毒品專家醫生、社工及律政司、禁毒處代表,當晚會在警方的社交平台直播。

另外,警方「禁毒月」口號為「見字飲水,見毒必拒,吸毒唔型,壞過凱婷」。參考網絡資料,「壞過凱婷」起源自一篇網絡文章,一位中學生指責另一位同學不算壞學生,認為要比稱為凱婷的同學更壞才能突顯自己。

警方今個月會出動禁毒推廣車,到各區宣傳禁毒信息。(孔繁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