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兩學生獲「司徒華獎」 社工4年級生患血癌兼留班仍堅持追夢

撰文:馬煒傑
出版:更新:

「司徒華教育基金」每年舉辦「司徒華獎」,表揚在成長經歷中面對困境,默默奮鬥及克服困難的學生,今年浸會大學有兩名學生獲獎。音樂系的三年級生林蘊琪於高中時確診亞氏保加症和思覺失調,並曾入院接受治療,影響學業及日常生活,而音樂的興趣則成為她努力堅持及克服困難的力量;另一位獲獎學生是社工系的四年級生袁嘉鎂,她在中五時證實患上血癌,因入院治療而經歷兩次留班,而康服後又因長期服用類固醇而引發骨枯,但抗病經歷並未動搖她追夢的信念,更希望可藉自身的抗病經歷投身社工幫助他人。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於2012年設立「司徒華教育基金」,每年舉辦「司徒華獎」,表揚默默奮鬥和克服困難的學生以及委身奉獻教育的老師。今年共希四名學生獲頒「司徒華獎」,包括兩名浸會大學學生:音樂系三年級生林蘊琪和社工系的四年級生袁嘉鎂。

因情緒病被排斥 獲老師鼓勵堅持音樂夢

音樂文學士的三年級生林蘊琪於高中時確診亞氏保加症和思覺失調,由於表達情緒的能力欠佳,與同學之間相處存有問題,一直都有感到被孤立,甚至被同學排斥,中四及中五時更需入院養病。林蘊琪指她6歲起學習鋼琴,入院時更正準備考取演奏級的資歷,由於受到情緒困擾更一度有放棄的念頭,幸得鋼琴老師鼓勵,最後決定堅持下去,最終亦考獲演奏級的資歷;學業上,林蘊琪雖然未能於公開試中考上大學,但在她的努力下,亦成功獲浸會大學音樂系取錄,得以繼續進修音樂。

住院期間領悟音樂的力量

林蘊琪指音樂是她擺脫陰霾的出口,於住院期間音樂亦是她可以一直堅持的力量泉源。她憶述於兒童醫院住院其間,唯一的樂趣便是到交誼廳彈奏電子琴,本來只打算複習鋼琴考試的內容,但無意中吸引了其他院友圍觀,有院友更向她表示聽到她所彈奏的樂曲後心情變好,更令她領悟到音樂的力量可以影響到其他人。

望成為音樂老師 營造沒有歧視的校園

現正於浸會大學主修音樂教育的林蘊琪希望畢業後可成為一名音樂老師,她指自己在最低潮的時候都是得音樂老師的鼓勵,才得以堅持下去,希望可成為音樂家老師後,同樣利用音樂去鼓勵及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她亦表示希望會到主流學校教育小朋友,她解釋有問題兒童在主流學校較易被歧視,而她則希望以過來人身份去幫助她們,營造沒有歧視及偏見的校園環境。

「司徒華教育基金」每年舉辦「司徒華獎」,表揚在成長經歷中面對困境,默默奮鬥及克服困難的學生,今年浸會大學有兩名學生獲獎。(馬煒傑攝)

高中確診血癌 長時間於病院渡過

社會工作學士的學生袁嘉鎂於中五時證實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即是血癌的一種,抵抗力只有常人的五十分之一,經過一段長時期的入院治療,過程當中化療等療程更為她身體帶來巨大痛楚,即使經過漫長的治療後現已康復,但由於治療時長期服用類固醇而引發骨枯,不可以長時間行路或站立,未來更可能需要接受換骹手術。而學業方面,由於高中時經常入院接受治療,中五以及中六都需要重讀以追上學習進度,即使最後成功考入大學,但亦慨嘆最青春最寶貴的時間都在醫院裏渡過。

住院時獲社工協助 立志成為社工幫助更多人

雖然抗病的經歷十分艱苦,但她卻未有因此放棄,抗病的過程當中在醫院遇到社工,受到社工的幫助後她希望長大後亦可成為社工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而她作為受幫助的過來人,更能設身處地於他人角度思考,以自身的經歷與其他人產生共嗚,其希望可鼓勵同路人堅持不放棄。

雖然受疾病影響,但袁嘉鎂對甜品製作的興趣卻沒有減少。在她20歲的生日時,在「願望成真基金」的幫助下,完成文憑試後到巴黎的藍帶廚藝學院學習甜品製作,她提到因受骨枯影響,去旅行時甚至要帶備輪椅,但都未有動遙到她出國學習甜品的決心。

今年共希四名學生獲頒「司徒華獎」,包括兩名浸會大學學生:音樂系三年級生林蘊琪和社工系的四年級生袁嘉鎂。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