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學校環保團體三方推玻璃樽再造計劃 在囚人士再製玻璃磚

撰文:黃穎津
出版:更新:

保良局、懲教署及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玻璃樽再造計劃」,於保良局25所屬校設立玻璃樽回收網絡。參與學校於校內設立玻璃回樽回收箱,再由環保署合約承辦商將玻璃樽回收並處理成玻璃砂,並由大欖懲教所製作成環保玻璃磚。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計劃讓學生從參與中思考珍惜環境,與教育局提倡「感恩珍惜」互相呼應。懲教署署長胡英明亦指,計劃能讓在囚人士學以致用,同時又能為環保工作出一分力。

保良局、懲教署及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玻璃樽再造計劃」,於保良局25所屬校設立玻璃樽回收網絡。(黃穎津攝)

「玻璃樽再造計劃」今日(26日)舉行閉幕典禮,計劃由保良局、懲教署及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於保良局轄下25間中、小學及幼稚園推行,設立玻璃回樽回收箱,再由環保署合約承辦商將玻璃樽回收。計劃成功回收約1.4噸玻璃樽,並由大欖懲教所製作成環保玻璃磚。

「玻璃樽再造計劃」活動發起人,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主席蕭楚基表示,成立計劃的念頭是源自其兒子的環保習慣。他觀察到兒子在加拿大留學回港後,會把飲用後的玻璃樽或汽水樽清洗並回收。他稱:「環保意識需要從小培養。」他於是有志連繫懲教署與保良局,結合相同的環保教育理念,促成三方合作。

楊潤雄:實踐環保生活習慣是燃眉之急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說:「珍惜同愛護地球資源、實踐環保嘅生活習慣已係燃眉之急,是所有公民應具備的生活態度。」計劃讓學生從參與中思考珍惜環境,與教育局提倡「感恩珍惜」互相呼應。

懲教署署長胡英明亦指,「玻璃樽再造計劃」讓在囚人士能夠活用在工場學習的生產知識和技術,如預製混凝土製作、電腦圖像設計同紫外光數碼印刷等,將回收所得的玻璃砂生産出各種環保玻璃磚以及其他更生推廣品,做到學以致用之餘,同時又能為環保工作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