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評香港「生活正常度」達疫情前水平 50地區中排第一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於2019年12月底率先在中國武漢市爆發,隨後肆虐全球,至今歷時逾一年半,累計逾二億人感染,四百多萬人不幸病歿。這場世紀疫症打亂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並重創經濟活動,不少人心中都抱有一個疑問:世界何時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自創了一項「常態指數」,以八個項目去計算人類生活的正常度,並設定100分為疫情前的水平,結果發現全球現時平均分是69,生活正逐漸復常。當中香港更被評為101.3分,意味著目前香港人的生活正常度已經超越了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在50個國家或地區當中榮獲第一名。

系列報道:新冠肺炎|學者認同港人部分生活復常 惟聚集、通關等禁令仍未撤

三港人比較中、英、德疫下生活日常 嘆封城時猶如死城 港較正常

《經濟學人》「常態指數」的平均分及8個項目的最新評分。 (網站截圖)

《經濟學人》設計了一項「常態指數」,持續追蹤疫情如何影響人類的行為,並每周更新一次。指數由八個指標組成,分別是公共交通、交通擠塞程度、航班數目、市民外出時間、電影票房收益、體育活動出席率、商店人流、辦公室使用程度。《經濟學人》稱,指數覆蓋世界50個大型經濟體,即反映到全球四分之三人口的情況。

港人生活逐漸回復正常,街上行人亦如疫情前一樣多,只是口罩成為每個人必備的日用品。(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常態指數」將疫情前的水平設定為100分以便比較,去年3、4月時指數暴跌至只有35分,是疫情爆發一年多以來最低,原因在於當時很多國家都實施嚴厲的限制措施。指數其後逐步上升,今年7月底時平均分是69,反映世界各國正在復甦的道路上邁步向前。

▼《經濟學人》「常態指數」趨勢圖 :全球整體情況▼

+4

零售業復原最快已接近疫前水平

在各項指標之中,復原得最好的是「零售」方面,《經濟學人》指出,雖然速遞成為疫情的重要特徵,但實體店仍有存在的必要,而零售業由去年中開始便強勢反彈,最新評分達到97分。其次是「外出時間」,去年4月市民的外出時間減少20%,但很快便重回升軌,目前有96分,十分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經濟學人》「常態指數」趨勢圖:香港情況 ▼

+4

《經濟學人》表示,公共交通在疫情爆發初期便迅即回升,惟航班數目就受到政府限制而仍處於低水平。疫情下不少人改為使用網上會議工作,減少留在公司的時間,影響到辦公室的使用率。而電影院、體育場地關閉,相關的活動一度完全停頓,現時雖然正緩慢地回復,但《經濟學人》直言電影業可能永不能「完全復原」。而與「正常」相距最遠的便是「體育活動」,最新得分亦只有19分。

▼《經濟學人》「常態指數」全球排行榜▼

香港排名第一 馬來西亞疫情嚴峻包尾

根據7月底一期的數據,香港在全球50個國家或地區之中排名榜首,評分達101.3分,是唯一一個「破百」的地區,意味香港市民的生活狀況比起疫情爆發前更為「正常」。《經濟學人》解釋,由於香港推行了有效的防疫政策,死亡率相對較低,故獲得高分。而奪得「榜眼」、「探花」的分別是羅馬尼亞、尼日利亞;中國取得79.8分,排在第十位;馬來西亞則因近來疫情嚴重,暫時「包尾」。

《經濟學人》表示,中國目前排列於中遊位置,但今年農曆新年時,內地一度重返疫情前的水平,是因當時大批市民入場睇戲,電影院票房破紀錄。

▼疫情爆發一年多,港人曾經歷的「不正常」生活▼

+5

細看本港各項指標,發現在道路擠塞方面,香港於今年年初便已突破疫情前水平,其後一直高企,甚至達到疫情前的1.5倍。而體育活動方面,在去年3月至去年11月期間,一直只有零分,但其後急速上升,今年6月更達到疫情前的2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