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食魚生後胃突劇痛 求醫鉗出活生生異尖線蟲 三文魚魚生高危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政府早前公布不足兩個月內,逾80名市民感染入侵性乙型鏈球菌;部份病人可能處理未經烹煮的淡水魚時手部有傷口,或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而感染。除乙型鏈球菌外,進食生或未煮熟的魚類也有感染寄生蟲的危機。曾有一名少女進食魚生的同時,將藏在魚生內的異尖線蟲也吃下肚;活生生的蟲在胃內不停蠕動並鑽入胃壁,導致她胃部突然劇痛。喜歡吃三文魚等魚生的市民要小心。
撰文: 醫善同行醫學顧問、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黃天祐

少女食魚生後胃痛鉗出一厘米長異尖線蟲

異尖線蟲寄生於海魚如三文魚、鯖魚及烏賊等,進食進生或未經煮熟而帶有該蟲的魚類或漁產品,便有機會受感染。早前一名20多歲女子與朋友在食肆進食魚生,一個多小時後感到劇烈胃痛。她求醫接受胃鏡檢查,發現她胃內有一條活生生的異尖線蟲正在蠕動,並正鑽進胃壁,導致她非常痛楚。但當為她鉗出該條長約一厘米的異尖線蟲後,痛楚很快消退。

異尖線蟲可鑽穿腸致腹膜炎

魚類有異尖線蟲主要因冷凍溫度或時間不足,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的《魚和漁業製品操作規範》,一般情況下,要把供生吃的魚類在攝氏負20度或以下冷凍7天,或在負35度冷凍約20小時,便能殺死魚內的寄生蟲。

黃天祐提醒市民食魚生有感染異尖線蟲風險。

當吃了帶有異尖線蟲的海魚後,異尖線蟲會先進入胃部,之後有機會鑽入十二指腸、小腸或大腸。因異尖線蟲的外殼很厚,胃酸無法將牠殺死;若蟲鑽穿胃部或腸臟,嚴重可致腹膜炎,也有機會造成腸塞或盲腸炎。部份病人因蟲在體內產生敏感反應,而會出蕁麻疹,嚴重可引致過敏性休克。因異尖線蟲會經過口咽,有人會感到口咽位置像被針刺。不過異尖線蟲不會在人體內產卵。

外國曾有個案,患者體內有很多條異尖線蟲,「多到鉗唔到出嚟」,部份可能已鑽入腸臟,需做手術及服食杜蟲藥。不少市民進食魚生後感不適,都不以為意,以為是「食咗生冷嘢舒服」,延醫或會造成腹膜炎等更嚴重問題。

市民進食魚生後1至8小時內感到胃部突然劇痛,或5至7日內感到劇烈肚痛,便可能感染異尖線蟲。若蟲鑽入腸臟,可導致腹瀉或大便有血;若有發燒顯示身體可能有發炎症狀。

厚切魚生易藏異尖線蟲

不少店舖以厚切魚生作招徠,理論上異尖線蟲是肉眼可以看到,但若藏在厚切的魚生肉當中,便可能看不到。不過不代表吃厚切魚生的風險較高,最重要是魚類經過適當的冷凍過程。

吃未熟鯇魚片可感染中華肝吸蟲

另一種因進食魚類而感染的寄生蟲是中華肝吸蟲。中華肝吸蟲的囊狀幼蟲主要寄生於淡水魚如鲩魚及大頭魚,該蟲可令膽管阻塞、發炎甚至引致膽管癌。以前不少人因生吃帶有該蟲的鯇魚片而受感染,自從本港禁售中式魚生後,有關個案減少,但仍然有不少人因進食未經煮熟的鯇魚而受感染,尤其是進食鯇魚粥或打邊爐時,「將魚片灼一灼就食」,以免魚肉粗糙無味,其實已有感染風險。

有研究指出,1毫米厚而帶有中華肝吸蟲囊狀幼蟲的魚片,放在攝氏90度的熱水一秒可殺死該蟲;若熱水有攝氏75度或60度,分別需3秒及15秒,魚片上的蟲會死亡。「但係一般魚片唔會只係得1毫米咁薄,所以一定要煮耐啲煮熟佢」。現時流行吃燒肉,當中也會有鯇魚片,同樣記得要煮熟。

市民要緊記,酒、醋、日式芥末及香料等都不能殺死寄生蟲。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