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博物館|互動空間自由留言 市民抒發移民潮感受、繪畫黃雨傘

撰文:梁思行
出版:更新:

以亞洲首間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定位的M+博物館,今天(12日)起對外開放,開幕首年所有訪客免費參觀。
博物館內多個展廳內設有互動空間,供入場觀眾自由回應藝術品及表達感受。其中一個以本港為主題的展覽「香港:此地彼方」,多名市民觀展後有感而發,不乏對移民潮的感觸,有人繪畫近期熱門歌曲《係咁先啦》的封面,憑歌寄意,亦有留言者以畫訴心聲,「無論香港點變,呢度始終係我屋企,此心不變。」另有入場人士繪畫黃色雨傘,並寫上「有傘有聚 We'll be back」。

+5
M+多個展廳內均設有互動空間,供入場觀眾自由回應藝術品及表達感受。(梁思行攝)

位於地下大堂展廳的「香港:此地彼方」,展覽盡頭設有留言區,讓公眾自由畫畫,述說自己心中的香港故事。不少留言者都畫上香港各個特色的風景圖,亦有部分人寫下關於離開香港、移民潮的感受,例如「無論香港點變,呢度始終係我屋企,此心不變」、「昔日香港太幸福」;有人則繪畫近期熱門歌曲《係咁先啦》的封面,並寫上「係咁先?」,再輔以機場及飛機插圖,憑歌寄意。另有留言者繪畫黃色雨傘,並寫上「有傘有聚 We’ll be back」。

不少市民以畫作表達心目中的「香港故事」,有人留言指,「無論香港點變,呢度始終係我屋企,此心不變」。(梁思行攝)
有人則繪畫近期熱門歌曲《係咁先啦》的封面,並寫上「係咁先?」,再輔以機場及飛機插圖,憑歌寄意(梁思行攝)
有留言者繪畫黃色雨傘,並寫上「有傘有聚 We’ll be back」;亦有入場市民繪畫燕子飛向太陽,並指「離開……是為了回來」。(梁思行攝)

位於二樓西展廳、由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Anthony Gormley)創作的《亞洲土地》,由象山村(現廣州市花東鎮)約300名村民花5天時間、用黏土捏塑20萬個小泥人而成。

展覽旁設有白牆,讓公眾貼上白色便條紙,抒發觀展感受。有留言指,作品令其聯想本港的土地問題及營營役役生活,「看著泥人擠在一起,就像看到自己每天營營役役在街上、車上甚至在居所裏,我們都是用一塊泥土出來的,像工廠商品一堆堆的被推出來。」旁邊則有人士留言互動,向其打氣,「但是你的內心可以很強大的;你的意念也可以無遠弗屆!加油,支持你!」另有其他留言稱,有份參與這項「小泥人」堆砌過程感到開心。

由英國知名雕塑家Antony Gormley邀約廣東象山村村民創作,用泥土捏成的浩瀚人海將在M+重現。(李澤彤攝)
有留言指作品令其聯想本港的土地問題及營營役役的生活,旁邊則有人士窩心留言向其打氣。(梁思行攝)

M+開幕各大展區率先預覽:

+2

開幕首年,所有訪客可免費參觀各個展廳。M+逢周一休館,其餘日子開放時間為早上10時至下午6時,周五延至晚上10時,公眾入場前,可事先於官網預約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