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院|浸大明年增中藥課程學額30% 畢業生:發展潛力好大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預計2025年落成,並會在鄰近發展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為應付中藥發展人手需求,浸會大學中藥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明年9月起,學額將由現時15名增加至20名。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教授、中藥課程主任陳虎彪認為,中醫近年面對過剩問題,反而中藥課程出路更廣。
有中藥課程畢業生創辦中藥營養茶療中心,指不少現時化妝品及保健產品中的有效成份均為中藥,加上畢業生工作選擇更有彈性,因此「睇好中藥未來發展趨勢,潛力好高」。

入學要求:高中需選修化學

浸大中藥學位課程開辦20年,為四年制課程。截至2021年6月,課程在大學聯招組別A(列首三志願)的報讀人數為185人,料明年學額將增加逾30%,當中大部份供大學聯招收生。收生分數方面,今年最佳五科平均收生成績是21.25。

陳虎彪強調,雖然學額增加,但參考過往情況,相信市場可吸納全部畢業生。被問到對希望就讀中藥課程的學生有何要求?他指學生須對研究及傳統文化有興趣,高中選修科則須包括化學。

陳指,不少學生因未能投考中醫而轉讀中藥,惟中醫及中藥課程最大分別是前者有90%畢業生負責臨床工作;而中藥課程則出路更廣,學習內容則包括藥理、中藥鑒定及製劑等。根據2019/20年度中藥畢業生就業統計,40%人投身科研工作,27%人從事醫療保健服務,亦有學生擔任製藥工作。不過他坦言,基本上沒有本地學生畢業後往內地發展,估計是因學生「有很多顧慮」,認為應先增加學生對內地了解。

+4

指中醫師已出現過剩問題

陳虎彪又認為,除了本地三間大學開辦中醫課程外,每年亦有不少中醫師由內地來港發展,故競爭激烈,並出現過剩問題,「太多人才就業亦成問題,反而中藥人才比較少。」另外,近年亦更多畢業生選擇繼續升學,包括中藥、營養及衞生管理等課程,陳笑言本港學生尚有一個問題,「不願意改變現狀,一般畢業生都選擇就業,會鼓勵大家試新嘢。」

對於中藥檢測中心即將落成,陳虎彪指將培訓相應人才,而課程優勢包括讓學生了解藥房管理及運作,亦會培養學生對藥房及藥材的品質控制,以及加強中藥製劑研究。

蘇偉明(右)認為近年不少產品都主打中藥成份,對中藥人才需求更殷切。(黃金棋攝)

中藥畢業生中亦有部份選擇創業,2015年畢業的蘇偉明便是其中一人。他畢業後曾入職營銷公司,了解中成藥市場定位;其後轉投營養產品中心,並發現不少產品有效成份均為中成藥,最後在三至四年前創立中藥茶療中心,並在疫情期間開設中醫診所。他認為近年不少產品都主打中藥成份,對中藥人才需求更殷切,因此「睇好中藥未來發展趨勢,潛力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