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方艙醫院水浸相片流出 從冷氣機和垃圾桶分析水深及拍攝手法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方艙醫院天空之鏡」相片後,昨日(28日)又有涉及方艙醫院「水浸」的相片在Facebook專頁出現,稱是攝於本月20日的元朗潭尾方艙醫院。相中可見地上有如一條河的黃泥水,水位浸至地上分體式冷氣機室外機體支架及垃圾桶底部,上載相片者指地盤「根本冇做斜水同地下去水渠」。

一張昨日在同一位置拍攝的相片顯示,冷氣機支架高度10厘米內,與家用垃圾桶腳踏相若。比對兩張相片,顯示只有支架貼近地面一段被浸過,而水位未淹過垃圾桶腳踏,旁邊的方艙基部仍可見到與地面位置,推斷水位只有數厘米深,而日前另一帖文曾指潭尾方艙醫院水位曾浸到工作人員腳眼位置,即約5厘米。

根據相片無拍攝到冷氣機室外機體和垃圾桶頂部推斷,「水浸相片」是在貼近水面「低炒」拍攝,料距地面50厘米內,形成特別視覺。據了解,近日雖有下雨,但潭尾方艙醫院只出現積水;而在交付政府前,工地曾進行水浸測試,未知有關相片是否與測試有關。

潭尾方艙醫院上周四交付政府 水浸相片之前4日拍攝

元朗潭尾方艙醫院是由中央援建的第六個社區隔離設施,上周四(24日)由特首林鄭月娥接收,之後交由海關負責管理營運。據悉,連日來已安排800多位患者入住隔離,至昨有約300名患者居住。

Facebook專頁「公務員secrets」昨日刊出一篇投稿,附有一張稱在3月20日於元朗潭尾方艙醫院拍攝的水浸相片,帖文指「成個盤根本冇做斜水同地下去水渠」,「呢張『天空之鏡』就完全冇技術咁影啦!」

若相片在3月20日拍攝.即設施尚有交予政府,也未有患者入住。

刊於Facebook專頁「公務員secrets」的元朗潭尾方艙醫院,稱是攝於3月20日,地上積水淹至分體式冷氣機室外機體支架底部,垃圾桶底部也被浸到,但未到腳踏。拍攝者是將手機放近水面拍攝。(Facebook公務員secrets專頁圖片)

通道被黃泥水淹沒 看不到水底 方艙底地可見

從該水浸相片可見,拍攝位置為方艙編號「B6-101」外的通道,整條路被黃泥水淹沒,仿如澤國、深不見底,水面出現兩邊方艙倒影。右邊冷氣機的支架只露出上段,不知有多長浸在水裡;不過「B6-101」房外的垃圾桶,則可見到底部的腳踏,一般高度在10厘米內。

觀看兩邊方艙,其底地未被浸過,尤其是左邊方艙,底部與地面的縫隙仍可見,因此可推斷通道中間有輕微凹下,才致水積聚。

據悉交付前曾進行水浸測試

消息人士表示,在交予政府前,工地曾進行水浸測試,以了解一旦大雨滂沱,會否出現大水浸,過程中有出現比該相中更高的水位。現不肯定水浸相片是否攝於測試期間或下雨後。

另一網上元朗潭尾方艙醫院圖片,攝於3月28日下午,地上有積水,不過未有浸到分體式冷氣機的支架。拍攝者料是站着以一般人拿手機高度拍攝。

另一帖文指「水浸到腳眼」

一張昨日在方艙編號「B6-101」外通道拍攝的相片顯示,雨後通道上確有積水,工作人員用地拖清理。相片可見,分體式冷氣機室外機體支架,似是將機體抬高10厘內。於20日所拍攝的水浸相片,支架大部分露出水面,倒影令人以有一大截浸在水中;約50厘米高的垃圾桶,只有底部浸在水中,按之前同一專頁有帖文指「方艙低窪地帶d(啲)水浸到腳眼」,推斷水浸深度在5厘米左右。

「方艙醫院天空之鏡」情景相片實拍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方艙醫院,而非潭尾方艙醫院。

該專頁周日(27日)也有發文,刊出一張「方艙醫院天空之鏡」情景相片,聲稱是於上周五(25日)在潭尾方艙醫院拍攝,指方艙內低窪地帶水浸到腳眼。但經查證,相片實拍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方艙醫院,由一名染疫而入住該方艙醫院的建築署員工,將手機放在貼近地面水氹,借助平靜水氹拍攝「天空之鏡」效果,現場並沒有水浸,只有兩處積水。

所謂方艙醫院天空之鏡,其實是將手機放在貼近地下的水氹位置拍攝,現場並沒有水浸。

該張潭尾方艙醫院「水浸相片」,與「方艙醫院天空之鏡」相片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低炒」拍攝,看不到水深。方艙使用格力分體式冷氣機,室外機體兩匹至兩匹半型號高度為70厘米,而一匹及匹半型號則高54厘米,支架再抬高約10厘米。

若一般成年人站着拍攝,其取景高度應在一米以上,可拍攝到冷氣機室外機體及垃圾桶頂部。但該「水浸相片」未有如昨日同位置拍攝的相片,影到室外機體頂部,甚至連更矮的垃圾桶頂部也沒有,因此可推斷拍攝者是將手機放在不高於垃圾桶水平拍攝,即離地面50厘米內,形成特別視覺效果,看似水浸嚴重。

不過,當時情況與借助水氹拍攝一幕「方艙醫院天空之鏡」相片不同,當其時應是滿地下都是水,而且水深有數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