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至59歲可打第四針 劉宇隆:保護力只有1至2個月 並非必要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政府日前宣布,未曾受感染的18至59歲人士,如有較高暴露風險或個人需要,可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早(23日)於電台節目表示,過去兩日市民對第四針有不少誤解,從預防重症角度,除了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上述年齡群組人士並無接種的必要,指「真係唔應該打嘅」,形容並非優先項目,即使接種後,亦只有多一至兩個月的保護力,坦言「你溫書溫到第四次,你諗下啦,你個分數去到70分…...無架啦無得再高架啦」。他續稱,現時80歲以上長者已接種第三針的比例只有約兩成,強調最優先是推高第三針接種率。

▼5月22日 爆疫太古城中心麥當勞關閉消毒▼

+5

劉宇隆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過去兩天到疫苗接種中心,發覺市民對第四針有不少誤解。他續稱,雖然上周宣布18至59歲人士可打第四針,但其實只有少部份人有相關需要,並非每個18至59歲人士需要,指「真係唔應該(打)嘅」,其保護力有限,而且短暫,只維持一至兩個月。

醫護邊檢人士每日做快測又有保護衣 其實風險不高

問到上述年齡組群甚麼情況才需要打第四針,他舉例指可能是將離港遊學,當地已毋須戴口罩,希望得到更多保護力,便可考慮接種。他又稱,醫護人員、邊檢人士每日都暴露於高風險,但每日都做快速測試,又有保護衣,風險並不高,但可以自行研判其需要。

▼5月20日 蘭桂坊酒店@九如坊爆BA.2.12.1新變種病毒疫情▼

+9

打針如温書︰「溫到第四次,分數去到70分……無架啦無得再高架啦」

劉宇隆強調,疫苗的作用是預防重症及死亡,香港是少數地區可接種第四針,專家亦有不同意見,市民可從個人層面判斷是否有需要。他直言,每接種多一劑,效益便愈細,而且亦有心肌炎風險,「有個定律就係,你不停咁做,咁其實每一次咁做時,就比對上一次得嚟嘅好處低啲」。他續稱:「你溫書溫到第四次,你諗下啦,你個分數去到70分……無架啦無得再高架啦」。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資料圖片 / 歐嘉樂攝)

推高80歲以上人士第三針接種率是最優先項目

18至59歲人士雖然無必要打第四針,不過,劉宇隆亦提到,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確是有其需要。他續稱,即使接種第三針後,80歲以上群組的死亡率仍達1.2%,打第四針後可再減低死亡率。他強調,現時最優先的項目,是推高80歲以上人士的第三針接種率,現時只有約兩成,形容對相此「滴晒汗」。

▼疫苗通行證一覽▼

應以平常心看待現時反覆的疫情

問到現時疫情,劉宇隆形容是「餘波未了」,仍然有反覆,需視乎病毒追蹤能力。他認為,假如出現第六波,便是因為出現新的變異病毒株,但相信只是個案上升,不會太多重症及死亡,即使現時或有Omicron BA.2.12.1病毒流入社區,由於活躍於社區的主要是年輕人,重症機會少,可以用平常心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