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揭逾一成受訪者疫下現創傷後遺症 長者:等瞓等死、好灰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疫情持續超過兩年,不少市民出現抗疫疲勞,承受的精神壓力亦不容忽視。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發現,超過一成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包括侵入性記憶、過度興奮和迴避行為,其中失業、無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每天觀看多於一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較多出現相關徵狀。
有長者分享指,疫情期間經常在家無所事事,有時數天也不說一句話,溝通能力出現退化,有感「日日等食等瞓等死,覺得好灰」,後來終與家人相聚,多參與社交活動,亦得到相應支援後,情緒問題才好轉。

研究發現,12.4%受訪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徵狀(PTSD symptoms),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較大機會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資料圖片)

理大獲得食衞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約140萬元資助,展開混合式研究,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即第四波疫情期間),隨機電話調查訪問3,011名港人,亦與31個65歲或以上長者個案進行深度訪談,找出較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徵狀的群組和特徵。有關研究結果已於今年四月在學術期刊BMC Psychiatry及BMC Geriatrics上發表。

研究發現,12.4%受訪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徵狀(PTSD symptoms),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較大機會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團隊指出,訪問期間本港疫情已持續超過一年,市民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的普遍程度較疫情初期低,反映市民較掌握如何應對疫情帶來影響,但同時對疫情反覆開始感到麻木。

團隊發現,每日觀看多於一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會更遵從防疫措施及相關建議,但亦會有更嚴重的創傷後遺症徵狀。(資料圖片 / 廖雁雄攝)

團隊亦發現,每日觀看多於一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會更遵從防疫措施及相關建議,但亦會有更嚴重的創傷後遺症徵狀。

理大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兼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解釋,創傷後遺症徵狀包括無意中會想起疫情情況、感到煩躁和憤怒、或覺得新冠肺炎未曾發生或非真實等,如選擇逃避會影響防疫政策。

他亦估計,第五波疫情更趨嚴重,或有三、四成,甚至更多人出現相關徵狀。他認為,疫情新聞如雙刃劍,不應看太多或太少,亦要留意部分新聞或誇張報道,提醒需確認來源是否真確及媒體的公信力。

疫下長者感無助、憂鬱

團隊亦發現,受訪長者認為新冠病毒高傳染性、可致命,一旦染疫對長者身體影響較大,甚至較2003年沙士更嚴重,故疫下大多避免外出運動,暫停恆常活動,大部份人亦感到擔心、無助、憂鬱,甚至有個別受訪長者表示沮喪。

研究團隊透過訪談了解長者對接種新冠疫苗態度,近四成受訪長者對疫苗存疑或不願接種,主要受個人經歷及身邊親友意見影響,對疫苗認知不足、文化及朋輩影響,導致他們對疫苗卻步;而脆弱的社交網絡和缺乏家庭支援,亦是他們接種疫苗的最大障礙。

近四成受訪長者對疫苗存疑或不願接種,主要受個人經歷及身邊親友意見影響,對疫苗認知不足、文化及朋輩影響,導致他們對疫苗卻步的原因。(資料圖片)

有長者長困家中感「日日等食等瞓等死」

75歲的華珍是受訪者之一,她分享指,以前生活多姿多彩,但疫情下經常在家無所事事,有時數天也不說一句話,溝通能力退化,也只能與子孫網上見面,無奈指「日日等食等瞓等死,覺得好灰」,幸好母親節社交距離措施放寬,終於可以與家人設兩圍枱飯聚,是自今年大年初一後首次再參加家庭聚會。

華珍又指,起初看疫情新聞會感到不開心,後來看Facebook會自行分析資訊對錯。在物資短缺時期,口罩、清潔用品或排兩三小時也未必買到,她也一度受到困擾,當知悉長者中心及社福機構會支援,才稍安心,心情也好轉。

路德會富欣花園長者中心註冊社工藍嘉穎補充指,疫情期間不少長者因家人不容許外出而情緒低落,甚至出現認知障礙,有長者除了覆診,兩年間也沒有外出。曾有雙老家庭因外傭確診,丈夫體弱而長期臥床,妻子亦不懂呈報、隔離程序,也擔心非同住家人擔心及受累,承受極大心理壓力。

▼5月8日母親節 酒樓座無虛席▼

+6

提醒切勿待壓力爆煲才處理情緒

岑浩强呼籲市民留意自己身體、情緒、行為及社交狀況變化,一旦出現相關徵狀而影響生活,且持續一段時間,應向專業人士或社福機構尋求協助,切勿待壓力爆煲才處理。

團隊成員、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蕭婉文建議,社會除了須向長者提供更清晰疫苗資訊,應投放更多資源在長者的支援網絡,特別是強化長者於疫苗接種前後的支援,以釋除他們對接種疫苗的疑慮。

▼5.19重開599F章表列處所▼

+3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