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組合治療降晚期肝癌惡化及死亡風險 患者存活期中位數達兩年

撰文:黃煦緻
出版:更新:

肝癌為五大常見的癌症之一,更是本港第三位的癌症殺手,每年約1,500人死於肝癌。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今日(9日)指出,目前本港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主要以口服標靶藥為一線藥物治療,僅能維持12至14個月存活期。但若患者採用免疫組合治療,比口服標靶藥更有效降低晚期肝癌惡化及死亡風險逾30%,存活期中位數達24個月。
惟免疫組合治療仍未納入本港的常規治療。因此建議政府盡快將相關治療納入安全網,並提供資助,讓患者有更多用藥選擇。

(左起)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榮譽秘書、內科腫瘤科專科邱宗祥醫生,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榮譽司庫、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張寬耀醫生呼籲,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在肝癌治療上,為患者帶來新希望,專心應對病情。(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提供)

肝癌的發病年齡在60歲或以上,70至74歲人士的發病率最高。由於肝癌早至中期病徵不明顯,大部份患者確診時已達晚期。加上肝癌腫瘤的生長速度快,只需約3個月就能長大一倍,因此晚期存活期急跌至不足一年。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榮譽秘書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邱宗祥引國際研究指出,針對無法切除或腫瘤擴散的晚期肝癌患者,採用免疫組合治療「阿替利組單抗(Atezolizumab)及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比第一代口服標靶藥物更有效降低晚期肝癌惡化風險35%及死亡風險34%,整體存活期中位數達24個月,延長壽命逾一倍時間。更有約一成患者的存活期達三年或以上。

晚期肝癌患者的太太魏女士表示經過一輪治療後幾乎耗盡積蓄,昐政府早日提供資助。(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提供)

魏太太表示,去年64歲的丈夫確診為末期肝癌。由於腫瘤生長速度快,病情迅速惡化,為盡快控制病情,醫生安排他使用「免疫治療組合」。經過約一年治療後,肝臟內其中一個腫瘤由8至9厘米成功縮細至5厘米,病情有顯著改善。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榮譽秘書、內科腫瘤科專科邱宗祥醫生,建議政府應盡快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將免疫組合治療納入安全網提供資助,讓患者有更多用藥選擇。(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提供)

邱表示,口服標靶藥主要直接打死癌細胞,而免疫治療能間接激發免疫細胞,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免疫組合治療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歐洲藥品管理局認可,多個國家已納入常規治療並提供藥費資助,惟香港仍未納入常規治療。因此建議政府盡快將免疫組合治療納入安全網,並提供資助,讓患者有更多用藥選擇。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