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年|自由行主導旅遊零售業發展 業界︰未來宜拓高增值客源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今年是本港回歸25周年,旅遊業為本港四大傳統行業之一,自港府與內地簽署CPEA後,隨著自由行開放,內地旅客入境人次不斷飆升,連帶零售業銷售值亦屢創新高。惟自由行衍生出「零團費」問題,過多旅客亦為民生帶來負面影響,回望過去10多年,究竟自由行直接或間接產生的可觀經濟紅利,是否令本港零售以至其他相關發展走錯了方向?有學者認為,零售業的輝煌為歷史機遇,未來難再復見;亦有旅遊業老行尊認為,未來應研究爭取高增值客源,如來港參加展覽會人士或商務旅客等。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本港旅客數量呈插水式下跌。(資料圖片)

2018年內地入境人次突破5000萬

香港回歸踏入25周年,其實在疫情及社會運動爆發前,本港零售業銷售值及內地訪港旅客人次,不斷屢創新高。直至2018年最高峰時期,內地入境人次已突破5,000萬大關,相比1997年的229萬人次,廿年相差約22倍。惟零售業仍未能再升破2013年峰值的4,944億元,以4,851億元成為回歸以來第三高年份。

其後2019年社會運動爆發,零售業銷售值及內地入境人次下跌,直至2020年受封關影響,後者更插水重返1998年水平。不過,內地旅客消聲匿跡,對零售業銷售值似乎未造成根本性致命打擊,於缺乏旅客的情況下金額跌至約3265億元,相比2018年下跌32.7%。換言之,可推斷該5,000萬人次只為本港零售業帶來約千多億元的收入,單靠本土消費者仍能保住高峰期約7成的消費金額。

▼2003年 沙士襲港的情況▼

+8

然而內地旅客於過去10年,卻為本港帶來不少民生問題,究竟業界人士又如何回顧過去25年呢?現年67歲的前旅遊業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入行多年,見證香港旅遊業的興衰。他目前雖然已退下火線,但仍活躍於業界,擔任中國旅遊集團旅行服務有限公司董事。談到過去25年香港的旅遊及零售業發展,他認為2003年開放免簽證的自由行,確實為香港旅遊及零售業其中一個轉捩點。

開放自由行前旅遊業利潤更高

姚引述數據表示,其實1997年本港的總入境人次為1,100萬(包括所有內地及海外旅客),約廿年後的2018年卻飆升至6,500萬;雖然自由行一方面為本港帶來可觀的收入,為零售、餐飲、酒店及展覽業提供數十萬個就業職位,但同時亦衍生一系列問題。他認同於上水聚集的水貨客,確實為居民帶來不少矛盾,最直接的例子如商舖單一化,區內大部份舖位都變為接待水貨客的藥房,亦導致區內租金及物價上升,最終催生了示威活動。

反之,自由行開放前的年代,雖然酒店及航班數量遠低於疫情爆發前,旅客只能通過旅行社訂機票及酒店;但當時旅行社分開入境及出境遊,各有各市場,業界的利潤反而更高,營運業務更為穩定。「嗰陣時出外旅行仲係好隆重嘅年代,唔係好似去新界玩,一家大細會去接機,大家都願意畀錢消費。」

即日往返的內地人不屬旅客︰零售買嘢從來唔係旅遊主打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則指,當年中央開放自由行,確實是「送香港一份大禮」,而新冠疫情亦正好提供一個以往不可能實現的實驗平台。他引述數據指,2020年初零售業的收入,一個月已減少逾百億元,然而本港整個餐飲業的收入,每個月亦僅約90億元,可見損失之巨大。

自由行旅客雖然確實為香港帶來貢獻,不過,李認為內地人即日往返的模式並不健康,只有利於零售業,但對酒店業及其他行業的幫助有限。他建議政府應重新定義即日往返的內地人,強調他們與香港同屬一國,並不屬於國際所定義旅遊(Tour)的範疇,指「零售買嘢從來都唔應該係旅遊主打。」

▼優之良品宣布結業▼

零售業過去10多年的輝煌為歷史機遇

此外,本港作為大灣區的航空樞紐,不少內地人專程經香港搭飛機出國,惟他們僅為過關而進入香港境內,政府的統計數字亦將他們歸類於旅客。李便作出解釋,來港轉機的內地人僅為「過客」,對經濟的貢獻最少,直言︰「自己國家嘅旅客係叫做內部消費,即日來回對我嚟講唔覺得係旅客,應該係叫消費者。」

疫情肆虐兩年半,正是本港調整方向的好機會。李認為,過去零售業的輝煌為歷史機遇,隨著內地人熟習網購及建立銷售渠道後,預期難再創高峰。他解釋,由於本港所售賣的產品,並非香港獨有及生產,就如日圓匯率近年創新低,港人亦寧願網購或等待開關到當地血拼。「世界係自由流動,啲人識走去其他地方買嘢。」

▼6月22日 疫下本港首個日本東瀛遊旅行團出發▼

+3

自由行開放初期內地旅客消費力旺盛

事實上,本港零售業銷售值在2013年達至頂峰後,已漸見疲態,一直徘徊於4,000至5,000億元之間,然而2013年的內地入境人次約4,074萬人,相比高峰期(2018年)仍欠1,000萬。由此可見,旅客的人次與零售業的銷售值,並不成正比,即2013年後內地旅客的消費力無以為繼。

姚憶述指,剛開放自由行之初,很多內地旅客均會替其家人或村莊親友來港購物,因此消費力較旺盛,惟業界衍生出「零團費」旅遊方式,依靠旅客購物的回佣賺錢,令有部份香港旅行社在接收內地組團的旅客後,會因為想避免虧損而強迫團友購物。他指在旅議會針對內地旅行團推出多項措施後,加上旅監局及文體旅遊局成立,接待的安排已變得規範化,情況有所收歛。他指「以前導遊強迫團友買嘢仲存在,但冇以前咁肉酸。」

近年內地客消費力減弱 金飾珠寶業改在民生區開分店

有接近90年歷史的珠寶首飾零售商周生生就曾表示,推行了自由行後,集團確實有受惠內地旅客對黃金及奢侈品需求龐大,較未有自由行前比較,生意額至少按年上升了逾40%,當時集團亦加快了開店步伐;不過,高峰期過後,珠寶業2014年開始步入調整期,再加上疫情影響,近年開始減少旅遊區開店,改為於元朗及沙田等民生區開分店,吸納剛性需求及自用消費者市場。

難限制內地人入境 料開關後政府只能見招拆招

自由行除了衍生出零團費問題外,即日往返的旅客不斷湧進香港,入境人次屢創新高,外界均質疑本港接待旅客的能力是否達至上限,更形容為「香港陸沉」。李兆波認為,由於本港目標與大灣區融合,因此不能像其他國家推出入境稅,或以簽證限制入境人次,政府在被動情況下只能見招拆招。

李認為疫情完結後,最近過海段通車的東鐵線,將會再一次接受考驗,屆時港鐵或需訂購更多列車,或實施行李容量限制等,避免內地旅客迫爆車廂。不過,他估計封關多年重創本港經濟,相信港人的容忍能力亦提高,短時間不會產生憎恨的情緒。

▼疫情持續逾兩年,機場停滿客機▼

+8

內地入境客過多有礙發展外國旅客

至於海外旅客方面,回歸後的增長卻不明顯,甚至有陷入停滯的趨勢。姚認為亦與自由行有關,因內地旅客的比例增至近80%,以致本港酒店供應緊張,入住率長期處於90%至95%。因此酒店對海外旅客的報價偏高,甚至開出「海鮮價」,降低了他們的來港意欲。同時,本港過於依賴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及山頂等傳統景點,發展出現樽頸,而世界各地亦越來越多地方有迪士尼及其他主題公園,相關景點難以再成為來港旅遊的誘因。

李亦提到,海洋公園於疫情前,亦有透過折扣以吸引對價格較敏感的旅客,然而他們的逗留時間短、消費力較疲弱,單純只能刷新入場人次,未能大力刺激零售。他建議,未來的目標應放在高端旅客,包括來港參加展覽人士或商務旅客。他批評過去的旅遊業以至過份依賴自由行的零售業界,既不健康亦不持久,故提出反問︰「究竟呢啲係咪叫旅遊呢?」

▼6月14日 香港仔珍寶海鮮舫移離香港▼

+15

互聯網發展及跨國企業威脅本地旅行社生存

近日珍寶海鮮舫在南海入水翻側,坊間有聲音認為本港再失去特色旅遊景點。姚反認為香港「傳統留低嘅嘢唔多」,發掘歷史或傳統景點其實並非香港旅遊的合適發展方向,反而點名日後可推廣新建成或仍在擴張中項目,如維港兩岸海濱、新界東北的世界地質公園、航天城、港珠澳大橋、西九文化區的M+及故宮博物館等。他認為,以上景點全為本港新的旅遊資源,可吸引大灣區及海外旅客慕名而來參觀。

於社會運動及疫情爆發前,本港旅客數目雖然不斷攀升,但姚坦言隨著互聯網發展及跨國企業的競爭,本港旅行社正面臨更大挑戰,如酒店、航空公司等供應商可透過網上直銷,避免經中介減少利潤,因此本港現時雖然仍有約1,700間旅行社,但只有不足10%為大型旅行社,大部份均只能靠熟客維生。

▼6月3日 沙頭角碼頭舉行開幕儀式▼

+13

評旅遊業仍屬朝陽行業︰但唔追上時代一定會萎縮

惟有危亦有機,中小型旅行社的經營成本低,反而能捱過疫情的影響,近兩年來僅約100間結業。姚認為,旅行社若希望擴展規模,需多元化發展,以其所在的中旅社為例,正考慮減少門市,節省薪金及租金等開支,並研究爭取高增值的客源。他亦強調,中旅社的服務為貨真價實,故能獲得內地醫療人員來港、奧運總代理的相關接待,未來將爭取更多業務。

本港經濟與旅遊及零售息息相關,雖然25年來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姚對未來抱持樂觀,更認為旅遊仍屬朝陽行業,相信只要緊貼世界潮流發展,需求將繼續不斷。他說︰「旅行社一定係兩極化,想維持現狀都難,但唔追上時代一定會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