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高球場|球會稱發展或致會所沉降促會員反對 本研社批無理據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粉嶺高球場部份用地發展公營房屋計劃再惹爭議,繼環境諮詢委員會開會逾20小時未能通過環評報告後,城市規劃委員會就擬議發展的公眾諮詢期,將於下周二(30日)屆滿。
香港哥爾夫球會上月起召開7次會員簡介會,力陳球會對發展的憂慮及反對意見後,近日再去信近3,000名會員,促請他們向城規會提交反對意見,包括擬議發展將導致二級歷史建築的高球會會所構成潛在沉降危機,移植及補償種植亦可能會危及瀕危物種水松,更可能會削弱球會的整體生態價值,以及形成屏風樓,破壞城市自然通風。
本土研究社批評,球會並無提供科學理據支持潛在沉降的說法,直斥此舉是製造公眾恐慌,而破壞歷史建築價值評述亦遠超現時政府對歷史建築的標準。該組織又稱,球會今次動員非富則貴的會員向政府施壓,是要迫使政府繼續向球會續約粉嶺高球場,促請政府如期收回土地。

+6

香港高球會上月18日向會員發信,指為向會員簡介粉嶺高球場擬議發展在城規會的下一步流程,會在深水灣和粉嶺球場舉行7場中、英文簡介會,會上有球場委聘的顧問專家詳述政府的發展方案和球會的回應,最後一場會議昨日(22日)於深水灣球場舉行。

球會本月12日再向會員發信,提醒城規會就擬議發展的公眾申述期限將於下周一(29日)下午5時截止,強調球會將會強烈反對發展方案,但憂慮會有不少支持在用地建屋的陳述,故「強烈鼓勵所有會員和友好」去信城規會反對方案。

球會:球場是「活古蹟」

信中附上球會專家顧問建議的反對理據,主要分為8大部份,涵蓋文化遺產問題、對高球發展的影響、對環境生態的影響等,包括擬議發展會對作為「活古蹟」的高球場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更稱擬建的高樓大廈將會對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在1914年落成的高球會會所構成潛在沉降危機,惟並無解釋有關說法的科學理據。

信中附上的另一份球場背景資料更提到,粉嶺舊球場(old course)是「不可切割」,提到裏面的會所和小食亭(Pavilion)已分別被列為二級和三級歷史建築,形容整個球場已成為本港舉足輕重的「活古蹟」(living heritage),惟當中位於蝴蝶園後方的小食亭、球會會所,都不在今次收回的32公頃內。

+3

信中引述的專家顧問建議又提到,擬議發展分區1的9公頃用地將須砍伐1,000棵古樹,包括黃牛木(Yellow Cow Wood)和印度紫檀(Burmese Rosewood),而其後作出的樹木移植或補償性植樹,亦有可能會構成潛在水文(hydrology)影響,警告有關做法將會危及位於分區4內的瀕危物種水松(Chinese Swamp Cypress),更稱若水松繁殖失敗將會成為「國際和國家危機」(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risk)。

球會建議政府應先發展農地及棕地

信中又提到,仍未發展的閑置農地和2,000公頃棕地的生態價值更低,形容是房屋發展更佳的替代品,亦較球場更早成為可發展的熟地,但建議並未有提及合適選址,以及可更快發展的理據。

+20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陳劍青:球場附近早已建成公共屋邨、私樓 未見會所沉降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專家顧問提到擬議發展有可能會引致沉降,質疑有關說法欠缺足夠理據支持,因為高球場附近已有公共屋邨上水清河邨和私樓「高爾夫.御苑」,均未有跡象顯示有沉降先例,批評對方未有提供科學實證,卻拋出相關憂慮,是旨在「引起公眾恐慌。」

對於球場直斥擬議發展會影響球場的歷史生態,他則認為,「好明顯同政府𠵱家成日講話,寓保育於發展嘅方向好明顯背道而馳」,並舉例指元朗三級歷史建築「筱廬」附近已被高樓大廈包圍,「痴到市民都接受唔到,政府都照通過(發展),呢度就係一路之隔嘅地方但就講到咁近呢,我覺得佢個標準好似放到好大。」

環境諮詢委員會開會審議粉嶺高球場的環境評估報告。(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陳劍青認為,球會近年已多番向政商界作政治遊說,今次先後向環諮會和城規會施壓的做法是「更進步」,球會更動員近3,000名會員,當中大部份會員均是社會有一定地位人士,包括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等,無疑是想透過這些社會賢達迫使當局在明年9月高球場租約屆滿前,與球會再次續約。

他認為政府一旦屈服將會造成極壞先例,強調不論用地最終是否成功建屋、改劃作生態公園或保留其高球場用途,「仍然可以同高球場無關」,後兩者更可交由康文署管理,真正對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