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兩成受訪市民曾歷流產 學者籲鼓勵者勿失言 無助脫離哀傷

撰文:鄧宇詩
出版:更新:

港大在今年5月就香港市民對失胎的態度以及認知進行了一項網上調查,913名受訪者中接近兩成人表明自己或伴侶曾經歷流產,但仍有接近四成人答錯流產的定義及成因等。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陳凱欣博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社會大眾對失胎成因仍然存在迷思,反映有需要加強公眾對生育健康的認識。 她又提到,不少市民會用安慰說話例如「至少你還有其他你愛的人」、「你會克服它的,時間會治療一切傷口」、「你還年輕,將來再有懷孕的機會」等,但這些說話只是嘗試幫失胎父母理解失胎一事,未能安慰到失胎父母。

醫學界一般以24週作為胎兒能否存活的分界線,醫生亦只可為24週後夭折的孩子簽發「嬰兒非活產證明書」,只有獲發證明書的流產胎才可埋葬;圖為荃灣墳場的天使花園「寧馨園」。(高仲明攝/資料圖片)

胎兒在24週前死亡會視為流產,但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調查,訪問913名受訪者了解他們對失胎的態度以及認知,發現37%人會錯答胎兒在21週前死亡為流產。

此外,接近五成人認為吃了某些食物會導致流產,逾六成人更認為做劇烈運動亦會導致流產。陳凱欣指,以上誤解令接近三成市民使用「詮釋性說話」去安慰失胎者,例如「至少你還有其他你愛的人」、「你會克服它的,時間會治療一切傷口」、「你還年輕,將來再有懷孕的機會」等。

她表示,這些說話是嘗試幫失胎父母理解失胎一事,嘗試為失胎尋找一個理由, 但這些說話其實未能安慰到失胎父母。她鼓勵市民可講出「哀傷是正常的」、「依照自己的步伐慢慢來」等關心失胎父母。另外,主動聯絡失胎父母、提供實務支援,如幫助他們購買日常用品等,亦能幫助失胎父母脫離哀傷。

流產婦女亞樹失胎後,除了不斷自責外,亦感到身份模糊,質疑自己是否一個母親;圖為柴灣天主教聖十字架墳場.安放流產胎兒之紀念花園。(鄭子峰攝/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聯同明愛失胎中心以及女青年協會,將於10月舉辦「沉默的愛 由我說起 – 失胎關注週」公眾教育活動。港大將提供失胎支援線上平台,為失胎父母、陪伴者等提供實用資訊。 另外,港大亦會提供生育健康教育,減少對有關失胎的誤解。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賽馬會「小足.福」失胎支援計劃項目經理伍毅寧指,希望透過是次活動打破禁忌,讓失胎父母說出自己的故事,使公眾給予關注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