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推8條大嶼山郊遊線上路線圖 舊照片見證歷史變遷、地貌消失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秋風起,又踏入行山旺季。本周三(26日)是環保團體綠惜地球舉辦的「香港山徑日」,今年製作「行大嶼,惜大嶼」線上故事地圖,蒐集八條大嶼山行山熱門郊遊路線、沿山徑上自然生態,以及歷史故事,包括珍貴歷史照片,讓市民一邊行山一邊深度認識大嶼山的自然環境。

+13

綠惜地球早前獲大嶼山保育基金批出約168萬元,推動山徑環境教育,當中包括推出山徑故事線上地圖,介紹「行大嶼,惜大嶼」8條郊遊路線,涵蓋:

1.東涌至大澳

2.愉景灣至梅窩

3.貝澳濕地

4.昂坪至石門甲村

5.石壁(石壁水塘主壩警崗)至大澳

6.伯公坳至南山

7.東涌市中心至梅窩

8.伯公坳-鳳凰山頂-昂坪

路程需時由1.5小時至6.5小時不等,無論是親子遊,還是有相當行山經驗及體能人士,均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行山路線圖。

線上故事地圖對比大嶼山新舊照片,見證島上變遷與自然和歷史風貌,訴說昔日光輝。以昂坪至石門甲村路線為例,「東山法門」牌坊由已故英國御用大律師、第一位定居在大嶼山的洋人貝納祺所建。據《大嶼山誌》記載,以前牌坊的另一面刻有「鳶飛魚躍」四字,以及對聯「到此已為無俗慮,上來自覺有天然」,均為明慧法師所書,現時橫匾已換上「東山法門」四字,對聯改為「到這裡一塵不染,行將去普利群生。」

行山路線途徑貝納祺創建的昂坪茶園,輝煌時期曾出產龍井、水仙等茶葉,更遠銷至英國、印度等地,亦有經營餐廳和渡假屋,並設有滾軸溜冰場及騎馬場等康樂設施,但現已荒廢多年。

從舊照片中亦找回已消失的事物。石壁水塘位於三面環山的石壁谷,原有四條村落,為興建水塘,政府徵收四村土地並安排遷徒居民,當中以石壁大村的歷史最悠久,可追溯至明代中期,1955年該村村民一度多達202人。水塘落成後,谷內原有村落、洪聖古廟、天后廟和石碧學校俱已永久淹沒於水塘之中。

此外,郊遊路線也包括市民行山打卡熱點大東山。網站張貼山徑垃圾、行山客貪方便「走歪路」令行山徑被越走越闊,以及去年12月連續兩周發生山火把山頭燒至焦頭爛額等照片,冀市民建立「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的郊遊態度,共同保護大嶼之美。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