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溶栓治療全港公院急症室可提供 中風三小時內治療復原機會高

撰文:鍾麗霞
出版:更新:

中風是本港主要疾病殺手之一,每年平均約有三千人死於腦血管病,醫管局每年有超過一萬宗急性中風入院個案,其中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能在出現病徵3小時內獲得靜脈溶栓治療,復原機會大增,數據顯示每七名接受治療的病人中,就有一人可以恢復自我照顧能力。
北大嶼山醫院急症科副顧問醫生黃世恒表示,目前靜脈溶栓治療已覆蓋全港公院急症室,近年中風患者有年輕化趨勢,50歲以下人士不能掉以輕心,加上本周天氣轉冷,中風個案會亦會增加,市民要注意。

醫護人員為病人進行腦部電腦掃描以確診中風類型及部位。

黃世恒表示, 中風包括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俗稱爆血管),公院患者比率為8比2,其中在中風症狀發生3小時內,為經篩選的缺血性中風病人注射靜脈溶栓劑(俗稿溶血針),可提升復原機會,越早注射效果越好。若在3至4.5 小時用藥,雖然治療效益程降低,但仍然有效,如超過 4.5 小時則療效不大,併發腦出血的風險亦非常高。

明愛醫院顧問護師(中風科)江珠莉表示,中風病人送抵急症室後,醫護人員會進行評估及檢查,包括腦部電腦掃描、抽血化驗及心電圖等,醫生亦會根據病徵、檢查及風險因素等,若診斷病人為缺血性中風,並符合臨床條件便可接受靜脈溶栓治療。

靜脈溶栓治療可提升復原機會,但成效會因應病人的狀況有異,黃世恒稱,在中風症狀發生3小時之內接受靜脈溶栓治療,每7位接受治療的病人有1位可恢復自我照顧能力,3至4.5小時内則每14位接受治療的病人,才會有1位可以恢復自我照顧能力。

黃世恒稱,靜脈溶栓劑會影響凝血功能,容易引發出血現象,特別是腦出血,因為腦部缺血受損的部分,在恢復血流時會增加出血風險,嚴重腦出血可以引致死亡,除了腦部出血的風險增加外,身體其他部位也有機會引發出血,甚至藥物過敏等,故需要由醫護團隊仔細評估,才能決定病人是否適合施行溶栓治療。

邵先生兩年前曾中風,他記得當日在家中吃完午飯後,「已經覺得個人呆呆哋」,其後更感到頭暈「天旋地轉」,初時以為中暑,因為左邊身乏力故懷疑自己中風,家人協助報警,由救護車送明愛醫院,接受醫護人員評估後注射了溶血針,逐漸康復,現時工作及活動能力也不受影響,更通過了評核可繼續駕車。他稱,中風前不認識靜脈溶栓治療,亦誤會這類治療只在一些「龍頭」大醫院才會有,「我啲朋友都誤會咗,仲話我咁好彩,呢啲治療係明愛都有。」靜脈溶栓治療其實已覆蓋全港公院急症室,合適中風病人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