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可加可減|拆解機制前世今生 14年內9度加價 為何只加不減?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政府與港鐵正檢討港鐵票價調整機制,預料檢討報告快將出爐。外界一直批評,機制實施後「只加不減」,「可加可減」淪為口號。翻查資料,可加可減票價方程式於兩鐵合併時引入,2009年正式啟動,14年間有9年按機制加價,只有1年減價;至於凍結票價的年份,由於機制有「延後加幅安排」,未加價的幅度在隨後年份便自動追加,假如政府於今次檢討中不撤銷延後加幅,港鐵現已累積加價3.35%追加幅度。相反,雖然機制實施前,兩鐵縱有票價自主權,但受經濟、政治壓力影響,曾經逾10年未加價。

翻查歷年數據,除非如疫情般出現通縮,否則即使本地生產總值(GDP)收縮,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下跌,港鐵都不會減價,甚至仍有可能加價。

+3

兩鐵合併前擁票價自主權 合併後實施可加可減機制

港鐵可加可減機制於2007年底兩鐵合併時引入。在機制實施前,兩鐵都各自有票價自主權,加價毋須向政府申請,情況一直惹人詬病。到2002年,港府推出高官問責制,廖秀冬上任為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其中一大任務便是於專營巴士及鐵路研究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希望減輕市民交通開支之餘,亦令票價調整機制更透明、客觀。

2004年,政府邀請兩鐵研究合併,其中一項商討內容,便是引入可加可減機制,以取代兩鐵原有的票價自主權。當年社會對引入可加可減機制並非沒有爭議,在立法會方面,多名民主派議員擔心會每年自動加價;另有地鐵股東擔心,失去票自主權後,會影響地鐵盈利。

為了令地鐵董事局及小股東放棄票價自主,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其著作指,政府因此接受了由方程式直接驅動的票價調整機制,亦即現時的可加可減方程式。到2007年,時任地鐵主席錢果豐當年曾向股東派「定心丸」,指回顧過去24年,假如已實施可加可減機制,票價水平會較當時高。

最終,在八成地鐵股東大比數同意下,通過兩鐵合併,新的票價機制亦列入港鐵與政府簽定的《營運協議》中,除非經雙方同意,否則不能修改。

兩鐵合併前10年未加價

事實上,雖然合併前兩鐵有票價自主權,但並非每年加價,在1997年9月兩鐵平均加價5.5%後,一直都未曾加價,即使本身已決定加價,亦受輿論壓力而延期;而且2000年地鐵上市時,亦通過了《地下鐵路條例草案》,加價需諮詢立法會,令到地鐵更受政治壓力,例如時任議員劉千石曾以絕食抗議鐵路加價。直至2010年,即兩鐵合併後才「成功」加價。

正如當年議員的憂慮,可加可減機制實施後,港鐵每年可按機制「名正言順」加價。兩鐵合併後,雖然鐵路服務即時減價,而且港鐵承諾在2009年6月30日前不會加價,但隨後可加可減方程式正式每年自動啟動,由2009年起的14年間,有9年間錄得加價,4年凍價,1年減價。

就此,張炳良於其著作嘆道:

時任政府方面,取消了票價自主權表面上似有所交代,可是換到的卻是完全『失控』的方程式直接驅動機制,失去酌情餘地,港鐵實際上更完全自主,依協議不能不加價,何其諷刺啊!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
張炳良。(資料圖片)

為何機制實施後,絕大部份年間都加價?首先必須先認識票價方程式:

整體票價調整幅度= 0.5 x 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 + 0.5 x 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 — 生產力因素 — 額外扣減(0.6%)*


*額外扣減於2017/18至2022/23年度生效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是根據整體開支模式編製,反映消費物價轉變對整體住戶的影響;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則是指,未計算通脹影響的運輸業薪金指數。兩組數字由政府統計處公布,一般前者於每年的1月份公布,後者於3月底。至於生產力因素,是根據港鐵香港車務營運的收入及成本比率計算,於 2017/18至2022/23年度設定為0%。

除了方程式,機制本身亦規定,加幅或減幅需達至少1.5%,才能自動觸發機制,否則有關加幅或減幅會延後。另外,隨着過去兩次檢討,引入了「負擔能力上限 」的安排,票價加幅不得高於之前一年的第四季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按年變動。

破天荒減價源於通縮

政府多次表示,機制反映經濟情況及運輸業界工資水平。事實上,唯一一次的減價,以及其中2次凍價,都是於新冠疫情下經濟蕭條時出現,而錄得「破天荒」減價的2021年,是由於香港出現通縮,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出現負數。

至於凍價的年度,疫情外的2009年,是受到環球金融海嘯影響,2008年12月的工資指數變動出現負數。2017年則是港鐵承諾票價加幅打九折,結果才得出加價1.49%的結果,剛剛未能達到觸發機制的1.5%,但值得留意的是,該1.49%已於隨後一年追加。

根據統計處數據,除了2020年12月,過去15年間都未曾出現通縮,其餘年份的綜合物價指數均為正數;至於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則曾3度出現下跌,但除非連同通縮一同出現,否則最多只會凍價,只有兩者同時出現才有機會減價。假如再參考GDP數據,經濟收縮並不代表上述兩個指數下跌,2009年的GDP雖按年跌2.5%,但該年兩個指數的12月份數據仍有微增,結果2010年港鐵在延後加幅安排下加價。

正如張炳良在其著作所言:

所謂「減」只會在經濟停滯衰退時才會發生,故一般有經濟地增長時市民只會看到「加」、「加」。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

有了硬性自動啟動的方程式,只要工資、物價有增長,即使港鐵年賺過百億元,在現有機制下仍是可以加價,當中最低幅度的加價,亦達到2.05%;反觀減價,在新冠疫情的嚴重蕭條下,才勉強觸發機制,幅度亦僅達減1.85%。然而,經歷三年戴口罩的疫情日子,還有人會渴望因經濟蕭條而來的減價嗎?

港鐵整體票價調整幅度的機制如何?

整體票價調整幅度= 0.5 x 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 + 0.5 x 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 — 生產力因素 — 額外扣減(0.6%)*
(額外扣減於2017/18至2022/23年度生效)

新港鐵整體票價調整幅度與物業利潤掛鈎如何運作?

方案列明如果港鐵物業利潤達到50至100億元,特別扣減將增多0.1個百分點;物業利潤達到100億元或以上,再扣減多0.1個百分點,即合共0.2個百分點。不過特別扣減設有上限,最多0.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