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舍修例三讀通過 新人手規定推延兩年生效 業界稱難請護士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日(7日)三讀通過《2022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修訂包括提高最低人手規定、調高每名住客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加強對院舍營辦人的問責等。草案通過前,政府也有調整修例建議,包括將新的人手規定生效日期推延兩年。

安老業界表示,現時院舍聘請不同職系的人仍有困難,相信推遲生效有助業界準備;至於調高住客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業界料在過渡的8年間會有小型院舍結業或合併。

香港人口高齡化。(資料圖片)

2025年才有約2000名護士完成訓練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認為,政府調整修例建議是基於實際人手情況,因修例提高的人手規定涉及護士,很多院舍也要額外招聘才能符合法例,惟現時市場上仍有很多空缺,仍未能填補,「政府都見到實際情況人手短缺,都好現實。」他續指,知道政府未來或推出新措施,包括讓業界聘請非香港註冊的護士,以填補人手需求。

香港安老及復康服務聯會主席李伯英也表示,人手問題的關鍵在於護士,當局估計2025年,各院校合計將有約2,000名護士完成訓練,相信新的人手規定延後生效,能幫助到業界,「(現時)唔係業界唔想請,而係市面無咁嘅人力資源,真係希望到2025年嘅時間真係有足夠人手。」

預料會有小型院舍無法提高人均面積而結業

另外,按修例建議,院舍會有8年時間過渡,調高住客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其中高度照顧院舍要增至不低於9.5平方米,而中、低度照顧院舍則要增至8平方米。陳志育表示,相信8年對業界而言,有充足時間作準備及安排,但預料過程中會有小型院舍因法例修訂要結業、或合併方式調整其營業,「都係要面對,公眾對院舍服務都有高嘅期望。」他續指,近年也有多間新院舍,相信小型院舍結業、合併等情況不會對整體宿位供應造成很大影響。

李伯英表示,本港安老業是要優化、並走向專業化,但香港在人力資源與地方上確實有短缺,而人均樓面面積9.5平方米則是合約院舍的標準,今次修例算是「喺可行、行之有效嘅方法下實踐。」但他認為,香港安老宿位供應未來仍有很大挑戰,促政府未來要加快腳步,解決土地及人力資源的問題。

他也提到,修例後院舍要縮減床位也是必要,估計60人或以下的院舍受的影響最大,據他粗略估算,現時60人的院舍,要符合新人手規定及人均樓面面積要求,床位會減少至41個,但同時院舍需聘用更多人手,保守估計人工支出會多數萬元,變相支出增、收入減,營運上會有很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