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鯨魚|漁護署自上周五後未發現鯨蹤 保育學會估計已離開香港

撰文:陳葆琳
出版:更新:

西貢海域於上周四(13日)有鯨魚游上水覓食,經歷颱風「泰利」洗禮,鯨魚去向未明。香港海豚保育學會鄭家泰指,過去有研究顯示,鯨魚於暴雨或颱風之時,游入岸邊暫避,他估計日前發現的鯨魚已離開香港水域,但不排除颱風之後回來。漁護署指,上周五(13日)下午知悉警方在糧船灣海發現一條鯨魚之後,上周六(15日)巡視糧船灣海一帶,未有發現鯨魚。

《香港01》記者7月14日下午5時許在西貢南風灣對出發現鯨魚蹤影。(歐嘉樂攝)

有零星研究指某些鯨豚品種會游入近岸避颱風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鄭家泰指,過去幾天沒有再聽聞有人看見鯨魚,估計日前現身西貢海域的鯨魚已經離開香港水域。不過,他同時提及,颱風剛過,「會唔會因為個風,又返嚟呢?都有機會。」他表示,過去只有零星關於颱風對鯨豚影響的研究,指出某些品種的鯨豚,可能因為暴雨或颱風游入岸邊暫避,但有正式紀錄的個案不多。曾有少數個體於颱風後擱淺,但不能以此連結兩者有因果關係。

颱風「泰利」日前襲港,天文台預料另一熱帶氣旋亦於下周為本港帶來穩定天氣。鄭家泰估計颱風對於鯨魚生活質素無太大影響,「你可以想像到其實海咁大、咁深,只要潛落去,(海)面就算幾洶湧,下面水流活動都未必會好激烈。」他表示,尤其鯨魚屬可於過百米水深活動,香港亦從來沒有颱風之後有大量鯨豚死亡的紀錄,相信牠們於暴風之中,自有方法應付天氣。

被問及颱風的來臨會否影響鯨魚覓食,鄭家泰指,需要視乎颱風會否影響其獵物的分佈。他續指,所有鯨豚類動物可於海中自由活動,颱風來臨則可以游至更遠地區正常生活。

他再次呼籲,市民勿於發現鯨蹤之後,再次一窩蜂去觀鯨,強調希望鯨魚盡快離開香港水域,「比啲空間去返佢應該生活嘅地方。」,強調香港海域多屬淺水以及海上交通較為繁忙,環境不太適合牠們。

▼7月13日 西貢現鯨蹤▼

漁護署:上周六到糧船灣海一帶巡視沒有發現

漁護署回覆查詢表示,上周四(13日)下午接獲警方通知指在西貢牛尾海一帶水域發現一條鯨魚。該署於上周五(14日)上午到糧船灣海一帶巡視,其間沒有發現鯨魚,但同日下午約4時30分知悉警方在糧船灣海發現一條鯨魚。

漁護署指,該署於上周六(15日)下午到糧船灣海一帶巡視,其間沒有發現鯨魚,署方會繼續聯同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及相關部門繼續監察鯨魚出沒的情況,呼籲市民切勿乘船出海追尋鯨魚,以減少可能構成的人為滋擾,市民如發現鯨魚,可致電1823通知漁護署,同時必須與鯨魚保持適當距離,減低與鯨魚意外碰撞的機會。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 鄭家泰(左)。(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