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痛症投訴3年增7倍 市民4個月內被硬銷200次療程失30萬元

撰文:鄧宇詩
出版:更新:

香港人工作時間長,不少人都患不同程度的痛症,為此坊間有公司推出多種痛症治療方案,但不少療程都以預繳套票形式銷售或以免費體驗作招徠。消費者委員會指出,今年1至7月期間收到38宗痛症治療投訴,比上年同期高出兩倍以上;亦較2020年的全年五宗,高出近七倍。

消委會提到,其中一名投訴人在接受免費療程後,被連番推銷,感到極大壓力,最終於四個月內,花費了逾30萬元,購買合共逾200次療程;而且無助紓緩痛楚。另有投訴人被硬銷7萬元療程,當中包括原本聲稱免費贈送的激光嫩膚療程。

痛症個案投訴急增

坊間不同公司推出多種痛症治療方案,但不少療程都以預繳套票形式銷售,或以免費體驗作為招徠,有市民在做多次療程後仍無效果或被硬銷高價療程後向消委會投訴。消委會指,今年一月至七月期間收到38宗痛症治療投訴,比上年同期高出兩倍以上,比2020年高出六倍以上。

痛症療程投訴數字(消委會文件截圖)

個案一:4個月內推銷總值逾30萬元、逾200次療程

其中一名投訴者為患有肩周炎的李小姐,她經常感到手痛及麻痺,在留意到某公司的廣告後便致電查詢,之後職員安排免費的療程予李小姐試做。在免費試做後,職員開始落力向李小姐推銷,由於李希望改善痛症問題,遂同意購買;惟之後再接受療程時,職員都會繼續遊說及推銷。

李小姐最初婉拒購買,但職員鍥而不捨,她又擔心職員只顧推銷而忽略療程安全,因此每次都半推半就購買更多療程,最終從2022年7月第一次光顧,至同年11月的四個月之間,購買了總值31.7萬元的療程,一共逾200次。

雖然所費不貲,但大量療程無助李小姐紓緩痛楚,而且她亦不滿該公司的高壓銷售手法,每次接受療程都感到極大壓力,遂向消委會投訴,要求退回未使用的療程,總值13.7萬元。涉事公司初時不願退款,只答允可轉為其他療程,或轉讓友人,但最終經過再三調停下,該公司願意退還9萬元,李小姐亦接受方案。

個案二:以免費體驗吸引顧客  被硬銷7萬元療程

消委會指,投拆人王先生受嚴重脊椎痛楚影響,徹夜難眠,之後發現一間以免費體驗作招徠的公司。於體驗當日,職員用儀器照事主背部後指,痛楚主要由脊椎彎曲所致,形容情況極為嚴重,需安排療程將脊椎拉直,方可根治痛症。

療程期間,職員先用儀器大力拍打事主脊椎兩側,再用手推直脊椎。療程完結後,一名脊醫多次詢問他的動作是否立即變得靈活自如。事主認為,當時並沒太大感覺,惟職員繼續遊說他相信療程成效。

其後職員表示,只有照背部是免費,而拍打脊椎及人手推直脊椎則需要額外收費,並推銷7萬元共41天的療程套餐予事主。在職員的高壓推銷下,事主最後簽訂服務合約及付款。

但當晚,王先生背部突然劇烈疼痛,最終須入院留醫。王生的兒子其後翻查療程單據,發現單據上有一項激光嫩膚的費用。事主表示,當時職員稱消費滿7萬元會贈送激光嫩膚療程,實際卻收取費用。事主的兒子不滿該公司的銷售手法,認為其誇大治療成效,誤導及誘導其父親購買大額套票,故向消委會投訴。該會介入調停後,事主與涉事公司達成共識,事主獲退款約5.5萬元。

個案三:做20次療程無效 商戶稱顧客沒按進度接受療程

另一投訴事主吳先生雙手經常感到麻痺及疼痛,他透過電話宣傳得悉一間公司可以醫治痛症,故到該公司檢查脊骨。檢查當日,醫生認為事主必須挑選一個每星期最少接受兩至三次、為期最少40次的療程。隨後,一名職員帶事主到另一間房遊說事主,必須立即接受治療,並指完成10至20次療程後,麻痺及疼痛就可改善。

由於吳先生被痛症困擾多年,因此決定相信職員,購買3.7萬元的療程。經過20多次的治療後,他認為痛症完全沒有改善,更患上肩胛骨痛數個月,懷疑是受治療所致,遂提出退款要求,但職員表示無法安排,只能替事主轉換脊醫。吳先生認為,治療方案根本沒有成效,因此作出投訴。

該公司向消委會解釋,治療方案為每星期須接受3次療程,才能達致改善效果;惟根據療程記錄,事主在接受治療期間,其中一個星期只接受兩次療程,甚至有一個星期沒有接受過療程,故治療效果可能未如理想,無法安排退款。消委會建議事主可考慮循法律途徑作出追討。

消委會建議先諮詢醫生

消委會建議市民在選擇痛症治療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了解痛症成因。同時,消費者應考慮選擇提供逐次購買選項的的商戶,如購買附帶優惠的療程,應先向商戶了解優惠詳情及是否設有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