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採訪手記|成都名創優品晚上11時未落閘 港夜市應如何借鑒?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香港夜生活文化,自疫情後一沉不起,雖然港府年初推出「Hello Hong Kong」宣傳活動,希望吸引旅客重返香港。惟半年過去,旅遊業相繼傳出壞消息,例如經統計後發現南下旅客僅得北上港人的一半人次,近日啟德郵輪碼頭又被揭發交通配套不足,以上種種均為政府及業界敲響警號。

反觀四川僅春節假期已接待旅客共5,387萬人次,名列全國第一。記者上周所見,寬窄巷子、東坡印象水街等,多個與夜經濟相關的景點均人頭湧湧,「成都蘭桂坊」相比中環原版更為熱鬧,甚至當地步行街的MINISO名創優品,在晚上11時仍未落閘,本港「不夜城」之名蕩然無存。成都旅遊業的快速復蘇,以及其成功之處,確實值得香港借鑒。

▼四川都江堰大熊貓基地▼

+9

春節假期旅客接待人數 四川名列全國第一

港人平時北上較常到深圳或廣州等鄰近城市,或對內陸省份的了解有限。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今年春節假期旅客接待人數,四川名列全國第一,共接待旅客5,387.59萬人次,不折不扣為旅遊大省。

四川的旅遊資源豐富,國寶大熊貓、三星堆文物、川劇變臉等,均為當地的旅遊名片。四川的歷史人文底蘊亦相當深厚,唐宋多名文學家如李白、杜甫、蘇軾及歐陽修等,分別在四川定居或出生,故杜甫草堂、三蘇祠(蘇洵、蘇軾、蘇轍)等,亦是成都一帶的著名景點。

▼四川省川劇院▼

+4

成都夜經濟相關的景點平日晚上仍人頭湧湧

記者上周首次赴四川採訪,曾坐船夜遊錦江,亦到成都蘭桂坊、寬窄巷子、春熙路、東坡印象水街等,與夜經濟相關的景點,全部不約而同均人頭湧湧。商店的關門時間亦相當意外,如春熙路步行街名創優品分店平日晚上11時正竟未落閘。反觀香港,銅鑼灣或旺角等旅遊區,不到10時已儼如死城,若旅客急需買梳洗或衛生用品,但又不想到便利店硬食貴價,應當如何購買?

眾多景點之中,記者對夜遊錦江最為印象深刻。登船的東門碼頭被打造成仿古夜市,街上掛滿燈籠、LED燈飾及旗幟,兩旁滿是與傳統工藝相關的露天攤檔,並設有茶檔讓旅客邊品茶,邊欣賞河岸風景。沿途亦有旅客穿上古裝打扮,彷彿跨越千年感受唐宋文化,氣氛濃厚。

平民如「名創優品」的春熙路步行街分店,踏入平日晚上11時正,竟未落閘。(歐陽德浩攝)

▼成都「夜遊錦江」美景一覽▼

+7

東門碼頭及成都蘭桂坊相連 年輕人舞池揮霍青春活力

至於旅遊體驗方面,香港更是望塵莫及,夜遊錦江的負責人所指的「NPC演員」在開船前,於碼頭敲鑼送別旅客,其後觀光船穿梭橋樑的過程中,岸邊分別演出燈光秀及跳舞表演。最有趣是隨船的NPC演員「李白」,一直在旁介紹沿途的歷史建築,偶爾拿起葫蘆樽喝酒,臨別前更以四川話朗誦「將進酒」作別,模仿得維妙維肖。

相距東門碼頭約數分鐘的路程,便是同樣毗鄰錦江的「成都蘭桂坊」,亦是香港蘭桂坊集團的項目,因此酒吧街的港味十足。惟翻版的氣氛竟勝過中環原版,記者在平日周三晚上約11時到達,仍觀察到大量年輕人在場玩樂,夜場的舞池上更擠滿人群,隨著音樂的韻律跳動。相比下香港「不夜城」之名更蕩然無存。

▼四川成都春熙路、寬窄巷子盛況▼

+4

成都夜市氣氛濃厚 再現本港「大排檔」

至於其他景點各有特色,仿宋建築而成的東坡印象水街,由拱橋相連,因晚上的燈光夜景及水上表演,近年成為內地的網紅打卡點。「真古跡」寬窄巷子,滿是販賣四川特色小吃、工藝品的攤檔,亦吸引喜茶及星巴克等品牌進駐,平日晚間更被旅客擠得水泄不通,情況就如疫情前的維園年宵市場。

撇開旅遊景點,本港僅夜市文化已遠不及成都,記者周二半夜12時,仍在春熙路一帶遊走,發現馬路旁的空地上,擠滿四川地道小吃的攤檔,旁邊隨意擺放摺枱及摺櫈。雖然位置偏離旅遊區,旅客數量不多,卻吸引附近街坊吃宵夜,這正是香港已逝去的「大排檔」夜市文化。

▼直擊「成都蘭桂坊」▼

+5

成都旅遊界︰夜經濟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與期許

回顧香港,旅遊資源從不缺乏,天星維港遊、中環蘭桂坊或尖沙咀諾士佛臺等,性質與上述成都的景點相近,維港更是全球三大夜景之一。惟記者觀察後有感,香港旅遊資源並無妥善規劃,當地利用碼頭帶動夜市,旅客夜遊錦江後更可直落酒吧街,相反中環碼頭一帶只是建築工地,若步行往蘭桂坊最少15分鐘。

夜遊錦江的負責人便建議香港,可先挖掘文化特色,再推動商業發展。她又分析︰「以前夜經濟都是大家出來吃個夜宵,現在更多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與期許。」套用至本港,港人周末北上深圳玩樂,並非簡單以物價水平可一言概括,或是對周末下班後生活的一種追求。

正如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早前所指,夜市的「內容」很重要,需含本土特色,並且震驚國際。經過成都的五日採訪後,記者深感香港吸引力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並非政府空談「搞活搞旺」夜市,便可輕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