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性房屋|錦上路項目恒莆新苑變水舞間 兩成單位漏水發霉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近日的「世紀暴雨」,令本港多處成災區,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曾指,過渡性房屋可以即時入住,紓緩劏房戶漏水的困境。不過,《香港01》發現元朗錦上路站對出的新社聯過渡屋項目「恒莆新苑」,在世紀暴雨來臨前,已有多個單位嚴重漏水,形同「水舞間」,即使停雨後地上仍有大片積水,牆身嚴重發霉,疑似電線槽更出現鏽漬。
房屋局證實,項目內多多達219個單位受滲漏影響,即逾兩成單位都出事,當中58伙情況較嚴重,需更換所有牆身板、天花板、牆身內的隔熱材料和膠地板,而滲漏主因是單位窗戶並無關窗,而單位內的大門亦無法承受暴雨沖擊,在防水屋頂未蓋好時,大雨便會進經門框滲入單位。
新社聯表示,對承建商在工序期間未能夠保證組件沒有出現滲水表示失望,惟相信並不會影響單位的入住情況。《香港01》亦已就此向組件供應商「路華迪高」查詢,獲回覆指並不知漏水情況,要求記者向承建商瑞安建業查詢,而瑞安則指,對房屋局的回覆「無補充。」

新社聯「恒莆新苑」在5月15日開始招租,官方Facebook專頁在7月14日發文指,已完成組裝全數1,031個組裝合成(MiC)單位,強調每個單位都是在工廠內預先完成房屋結構、室內裝修、水電管道等部分,運送至恒莆新苑現場進行組裝,最後運送到本港,興建成兩座4層高的住宅大樓,可提供1,028個住宅單位。

新社聯早前曾舉行過渡性房屋「劏房睇樓團」,帶領基層家庭參觀「恒莆新苑」的單位,了解項目的配套、設備和周邊環境,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亦有隨團參觀。新社聯發文指,有份參觀的街坊大讚「恒莆新苑」交通便利,全新的單位亦有獨立廚廁,似乎未有任何不滿及投訴。

門框滴水 「牆身似瀑布」

不過,《香港01》接獲消息指,「恒莆新苑」多個單位出現漏水情況,並持續長達數個月,「牆身好似瀑布咁,落雨後個個單位好似水塘咁」,單位大門的門框不斷滴水,地上有大灘積水,天花及牆壁嚴重發霉、變黑,出現如「年輪」的痕跡,部份單位甚至嚴重到「吽出菇」,有地腳線剝落,疑似電線槽的位置已浸至生鏽,大門邊底部已浸到霉爛,而走廊牆身亦不斷有水流下。消息人士更指「天台啲防水都散曬、爛曬」,每逢落大雨,單位便會再次漏水。

+11

消息人士指,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單位滲漏,批評單位水浸發霉,令衞生情況堪憂,組件的金屬結構亦有機會因水浸而生鏽:「支架生鏽會𠝹死人,生鏽點頂到5年?點住得人?你叫佢自己住5年,你睇下佢肯唔肯?(基層)窮啫?唔使住到咁下嘛?。」他表示,在建築界任職逾20年,「未見過冇王管到咁。」

新社聯:「直頭係將內櫳嗰啲拆埋,全部係要換過」

新界社團聯會服務基金執行董事兼過渡性房屋計劃主席呂堅確認,早在4月便發現「喺避免雨水進入間屋度做得唔夠」,而單位大門位處大樓的走廊,並不具備防水設計,令部份早期興建的單位出滲漏,致單位內部發霉,當中有約50個單位滲漏、發霉的情況較嚴重,已要求承建商全面更換,「直頭係將內櫳嗰啲拆埋,全部係要換過」,強調只是「簡單工作」,承建商已加聘人手處理,並不會影響到工程合約期,承建商亦會承擔相關費用。

他解釋問題主因,是「恒莆新苑」的設計與其他項目不同,在四層高的單位完成後,才安裝俗稱架空「天花」的屋宇上蓋,故頂層並非與天花相連,「喺天花未做好之前,就有機會出現雨水滲漏嘅問題」,在發現問題後,機構已促請承建商改善,包括在出廠時,將整個組件連大門封閉,「佢疊好之後,未起好中間嘅樓板,你就冇辦法做封窗、封門嘅工作,所以你要喺出廠嗰陣時做埋封門嘅工作,最主要係喺未有天花嘅時候,就係雨水會直接落,但係我哋個門係無防水嘅設計,門係喺個走廊位,唔同窗。」

恒莆新苑內部份單位牆身發霉,疑似電線槽更被浸至出現鏽漬。

被問到在滲漏出現數個月後,才進行維修,呂堅指,修繕工程如同「內部裝修」,要在已在項目落成、屋頂已建成後才可進行,而工程亦要得到房屋局和工程監督等通過,相信涉及滲漏的單位在全數更換相關組件後,對日後入住並無影響。

至於日後的過渡性房屋項目會否檢討組件設計,以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他則指,今次設計的屋宇形式比一般的設計更好,成本亦相對較貴,故承建商有必要檢討現場施工和地盤工序等問題,他對承建商在工序期間未能夠保證組件沒有出現滲水表示失望,但至於日後的項目會否禁止承建商參與,則留待房屋局等官方判斷今次事件是否涉及紀律問題。

房屋局回覆查詢時指,「恒莆新苑」今年3月6日開始,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裝嵌,涉及兩座住宅大樓,合共有1,028個單位,駐地盤工程監督於4月26日發現雨水滲漏,亦即單位滲漏已長達至少4個月。當局指,根據建築顧問的全面檢查,至今共有219個單位受雨水滲漏影響,其中58伙情況較為嚴重,並形容在工程期間,因天氣情況令單位出現滲漏屬「個別事件」。

當局指,駐地盤工程監督在4月26日發現單位漏水後,已即日向承建商發出發出地盤備忘錄,而新社聯、建築顧問及房屋局亦在翌日的工作會議上,責成承建商查找雨水滲漏原因、提交防止滲漏及執繕方案等。

房屋局引述建築顧問、駐地盤工程監督及承建商的調查指,雨水滲漏涉及三大原因,包括:

1/ 無妥善關上單位窗戶

2/ 單位室內大門無法承受暴雨沖擊,在未蓋好防水屋頂前,如遇到大雨進入室內走廊時,雨水會沿室內走廊牆身經門框滲入單位

3/ 在每個單位的天花頂位置,都有兩個檢視生口。檢視生口蓋沒有封好或有密封玻璃膠在運輸過程中受損或變形,都會引致滲漏。

新社聯指,今年7月已完成組裝全數1,031個組裝合成(MiC)單位。(新社聯FB片段截圖)

當局指,承建商已於5月中採取4個防範措施:

1/ 加強地盤管理,妥善關上所有窗戶

2/ 在未蓋好防水屋頂前,在室內走廊牆身用膠片或防水膠布密封單位大門,以加強門框滲水保護

3/ 未裝嵌完成的組件,在暴風雨時用帆布或膠布覆蓋作保護

4/ 加強密封檢生口

當局指,承建商落實防範措施後,漏水情況已受控,而承建商亦會加快裝嵌金屬防水屋頂,預計會在8月內完成,將徹底地防止雨水進入室內走廊。

至於對受影響單位的補救措施,房屋局指,承建商及「組裝合成」單位供應商在諮詢材料供應商後,已呈交修繕方案供審批,建築顧問亦已批准以下3個修繕工作:

1/ 受滲漏影響較為嚴重的58個單位,將全面更換所有牆身板、天花板、牆身內的隔熱材料和膠地板

2/ 受滲漏影響較輕微的161個單位,將局部更換有水漬的牆身板和牆身內的隔熱材料

3/ 在上述共219個單位的內藏組件,如發現受雨水滲漏影響,例如牆身板支撑架有輕微生鏽、內板輕微發霉等跡象,則根據材料供應商認可方案進行修繕,包括彻底清洗或除鏽,塗上防濕、防潮保護塗層等。

​當局指,承建商及「組裝合成」單位供應商會承擔以上修繕的所有開支,並以額外增加的工人進行所需工作,盡量減低對原有建築的影響,修繕工作已於8月10日展開,預計在本底完成,故並不影響預計於今年第4季入伙的時間表。 另外,承建商亦承諾在原合約規定的1年保修期外,提供額外10年保証期給所有受影響的219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