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敗血症死亡率過去十年持續增加 四分之一死亡個案有關連

撰文:鄧宇詩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了2009年至2018年間超過1,300萬例於公立醫院求診的成人電子病歷紀錄,並進行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本港所有成人死亡個案中有四分之一與敗血症相關。在該十年間,成人敗血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每年分別平均增加2.8%和 1.9%。

研究團隊分析了2009年至2018年間本港公立醫院超過1,300萬住院病例,所有成人死亡個案中有 27.8%與敗血症相關。(中文大學醫學院提供)

敗血症是本港的嚴重疾病,這種疾病可以影響肺部、腎臟和肝臟等重要器官,患者若出現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可高達 47%以上。 中大醫學院團隊使用基於電子病歷的數據來估計香港成人敗血症的負擔,有關病歷須具有推測受感染的臨床證據,包括臨床病菌培養和接受抗生素治療,以及出現併發急性器官功能障礙,才會被定義為敗血症個案,令估算敗血症發病率或死亡率趨勢更準確。

研究團隊分析了2009年至2018年間本港公立醫院超過1,300萬住院病例。研究團隊發現,敗血症發病率每年增加 2.8%。從2009 年的每十萬人有624例,增加到2018年的每十萬人有 759 例。敗血症死亡率亦每年增加 1.9%。從2009年的每十萬人有142例,到2018年增至每十萬人有156例。

研究期間敗血症在所有死亡個案中所佔的比例不斷增加,年增長率為3.9%。在2018年,香港所有成人死亡個案中有27.8%與敗血症相關。 最常見的三個受感染部位分別為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消化系統。

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凌若崴表示,研究結果突顯了敗血症對社會造成的沉重負擔。(中文大學醫學院提供)

研究的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凌若崴醫生表示,研究結果突顯了敗血症對社會造成的沉重負擔。敗血症在本港成為常見的死亡原因,患者病後的痊癒情況在過去十年也沒有太大改善,情況令人擔憂。他又指,公眾應多加留意敗血症的病徵,除了發燒、咳嗽帶痰或排尿灼痛等受感染症狀,患者亦會出現寒顫、神志不清、嚴重呼吸短促、排尿減少、頭暈和皮膚變色等,如出現這些情況需盡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