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史科|考生搬字過紙 看圖直抄《新青年》作者為「秀獨陳」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考評局今日(2日)出版2023年DSE《試題專輯》,輯錄各科試題、評卷參考及考生表現分析等。繼去年有人亂答出席萬隆會議的中國總理為「李克勤」後,今年中國歷史科考生答案繼續笑料百出,其中卷二單元一,題目資料提供雜誌《新青年》的封面圖片,有考生疑不知創辦者為陳獨秀,更不知該雜誌是由右至左書寫,竟看圖片將《新青年》作者倒轉寫成「撰主生先秀獨陳(左至右誤抄)」,被形容是匪夷所思。

▼4月21日 DSE中學文憑試開考▼

+13

今年中史卷二,單元一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其中一道題目提供三張資料圖,讓考生根據三份資料及援引史實,析論五四新文化運動出現背景。其中資料三,是1916年出版的雜誌《新青年》封面圖片,圖片寫有主撰人、要目等內容。

《試題專輯》提及,不少考生在答該題時,把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五四政治運動混淆,把1919年5月4日的遊行示威情況,當成新文化運動背景,更對《新青年》內容及其作者群不甚了了。

專輯提到最嚴重錯誤,是有考生看資料圖片,將《新青年》作者寫成「撰主生先秀獨陳(由左至右誤抄)」,形容是匪夷所思。

《新青年》作者「撰主生先秀獨陳」 考評局:匪夷所思

專輯指出,考生抄錄另一道題目的資料,稱新文化運動是受十月革命影響出現,又受中國共產黨成立影響而誕生。專輯提到,最嚴重錯誤,是有考生看資料圖片,將《新青年》作者寫成「撰主生先秀獨陳(由左至右誤抄)」,被形容是匪夷所思。

另外在卷一乙部第8題關於文化大革命的題問中,題目讓考生參考資料、援引史實闡述改革開放措施的內容及成效。《試題專輯》指出,不少考生舉列值得商榷,例如引述課程下限2000年後事例,包括2019年外資企業Tesla電動車在上海設廠等,又稱考生答題用通識科名詞,例如「三農問題」、「堅尼系數」等。

考評局出版2023年DSE《試題專輯》,輯錄各科試題、評卷參考及考生表現分析等。(資料圖片)

誤將「張竹君」、「秋瑾」當抗日戰爭時間人物

專輯列舉,考生一如既往有混潦史實、張冠李戴情況,如誤把「楊虎城」作「楊國忠」、「汪精衛」當作「蔣介石」,誤認「王羲之」及「顧愷之」是唐代人;誤認馬禮遜是天主教傳教士,更誤將辛亥革命婦女「秋瑾」及「張竹君」,當成抗日戰爭時間人物。

除此之外,有考生回答簽署《馬關條約》的中日代表時,雖然大多能答對「李鴻章」及「伊藤博文」,但也有考生將日方代表寫成「明治天皇」,令人啼笑皆非。

深圳寫成深川

專輯也提及,考生字體淆草、難辨識情況較去年普遍,錯誤字較多,尤其人名及地名,例如「楊虎城」寫成「楊虎成」、「林彪」作「林標」、「李大釗」寫作「李大鈔」,更有人把一河之隔的「深圳」,寫成「深川」。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