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才|港深政策比併 住屋安排較遜 學者倡鼓勵企業設員工福利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人才競爭激烈,港府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要繼續搶人才、留人才,深圳近日也印發人才政策通知,提出30條意見「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搶境內外人才。比較深港兩地搶人才的「招數」,既有共通點,亦有不同,例如深圳會為人才提供多項補貼,香港則較少提供直接資助。

有學者表示,全球都在搶人才,相關措施會對香港搶人才有影響,但認為受影響程度尚待觀望,港府可先維持現有措施,並監察往後來港人才數目變化,再作應對。學者又指出,香港住屋問題窒礙人才來港,但港府不宜直接為人才提供房屋補貼,建議港府為企業提供稅務優惠,鼓勵企業為人才提供包括住屋津貼在內的員工福利,藉以吸引人才。

▼ 10月30日 政府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舉行開幕禮▼

+12

深圳設4項人才匯

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的《關於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進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多項措施吸納境內外人士,包括提出四項計劃:頂尖人才匯聚項目(頂才匯)、企業人才匯聚項目(企才匯)、創業人才匯聚項目(創才匯)、及青年人才匯聚項目(青才匯)。

其中頂才匯特別提到會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高端裝備、海洋、低空經濟、新材料等領域,引進全球頂尖人才,並設事業平台、科研經費、團隊支持、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政策。

而青才匯則以35歲以下的博士畢業生、境內外知名高校碩士及本科畢業生為對象,計劃會為他們提供生活補貼,並為他們解決子女教育、住房等問題。

深圳設獎勵補貼 推個人所得稅優惠

綜觀港府兩份施政報告,新設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未有列明行業或領域,主力吸引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工作;而原有的多項計劃,則以放寬申請安排、取消配額等方式,便利人才來港。

深圳也提到,會構建海外引才支持體系,每年分平台評選一批創新創業人才、青年人才,給予相應獎勵補貼,並實施有關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香港則未有類似獎勵補貼機制,今年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亦未為外來人才提供薪俸稅稅率優惠。

兩地均有提到設立為人才提供跟進服務的單位,深圳提出設人才服務隊伍,香港在去年12月則已成立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實體的人才服務辦公室近日亦已開幕。

三項人才計劃申請人的來港才女,可就讀公營及直資學校。(資料圖片)

深圳設房屋津貼 香港有退置業印花稅

針對人才支援,深圳的措施中不止提及人才的子女教育,也提到會協助他們的父母落戶,與香港各人才計劃受養人只包括人才的18歲以下子女及伴侶有別。

在住屋方面,深圳提出按規定為人才配租或配售保障性住房,如人才租住非保障性住房,則可按標準發放租房補貼;反觀在香港,政府雖未提供直接房屋津貼,但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已實施「先免後徵」,即合資格外來人才在港購買住宅物業,可申先暫免繳付相關印花稅,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可向稅務局申請免除繳付該款項的法律責任。

學者:提供稅務優惠及企業設津貼

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現在全球都正在搶人才,深圳提出多項措施搶人才,對香港會有影響,惟影響程度尚要觀望,建議港府先維持現有措施,並監察深圳推出措施後,來港人才數目有否下跌,如發現某些行業的人才明顯減少,可再要考慮針對該些行業另訂措施。

李兆波坦言,香港在住屋上明顯遜於深圳,租金貴、且空間有限,要增加本港對人才的吸引力,提供房屋補貼會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不過,他認為香港的住屋問題未解決,政府不宜主動為人才提供房屋補貼,以免引起各界反感。

他指出,香港較少以直接資助來吸引人士,比起要港府直接為人才提供房屋補貼,更值得考慮的是為企業提供稅務優惠,鼓勵企業為人才提供包括住屋津貼、交通、子女教育等的員工福利,藉以吸引人才。

李兆波坦言,香港在住屋上明顯遜於深圳,建議政府考慮為企業提供稅務優惠,鼓勵企業為人才提供包括住屋津貼在內的員工福利,藉以吸引人才。(資料圖片)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深圳措施沒對港構成大競爭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政策倡議及研究委員會聯席主席、恒生大學市場學系高級講師殷暉也表示,對深圳提出的人才政策是預料之內,對香港會有影響,但認為影響並非「大家搶」,又指在全球人才競爭激烈情況下,香港的高才通有吸引力,其成效亦已超越原定KPI,認為不需要擔心深圳提出的措施會與港形成很大競爭。

談到深圳措施多提及為人士提供補貼、資助,香港則較少同類措施,殷暉表明任何資助均應屬短暫措施,且宜針對一些人才短缺情況非常嚴峻的行業,如只靠提出更高金額的補貼與其他地方鬥吸引人才,只會引起惡性競爭。

他又指,從深圳提出的措施,留意到深圳很清楚在發展上需要甚麼行業及類型的人才,有整全計劃,認為本港也可以參考,盡快做好人力推算,針對人才短缺的行業,更主動到外地搶人才,「人哋都咁做,我哋係咪可以參考下,我覺得可以鞭策到。」他續說,深圳提出的措施,能令外界感到當地有很多機會,相信對同為大灣區城市的香港也有好處。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政策倡議及研究委員會聯席主席、恒生大學市場學系高級講師殷暉也表示,對深圳提出的人才政策是預料之內,對香港會有影響,但認為影響並非「大家搶」,又指在全球人才競爭激烈情況下,香港的高才通有吸引力。(資料圖片/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