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外勞司機|工會指本地司機非人生活 斥花錢外聘卻不加人工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政府推出的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運輸署早前表示,有約30名輸入公共小巴司機抵港,其中6人已參加小巴駕駛考試,僅兩人及格。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今日(16日)表示,現時香港小巴司機的福利待遇差,政府寧願花費成本予外勞,「點解唔將本地工人收入提高?」。

工會:點解唔將本地工人收入提高?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表示,現時本地小巴司機薪金中位數為14,300元,但政府輸入外勞聘用外勞的成本達2至3萬元,更會為其支付考取小巴駕駛執照費用、提供員工宿舍、購買勞工保險等費用,反問政府為何不提高本地小巴司機的薪金。

他形容,現時本地小巴司機是「非人生活」,就如機械人般工作,在黃金時間更要「清場」後才可去廁所,福利及待遇差,期望政府可以立例保障工人權益,例如廢除墊底費、早更月薪不低於18,000元、夜更月薪不低於20,000元。

工會代表相信,在小巴行業改善前線司機的薪酬待遇和工作條件下,其成本也不會高於輸入外勞的開支,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現時人手不足,及從業人員老化的現象,使整個行業得以持續發展。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反問政府為何不提高本地小巴司機的薪金。(梁鵬威攝)

陸頌雄:外勞考試又唔合格,點解唔出多些人工?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稱,外勞參加小巴駕駛考試僅有3分1合格,「運輸及物流局處理外勞、對業界嘅訴求,都只係得3分1嘅分數」,故工會對整體感到失望。他表示,現時有16萬人有小巴駕駛執照,惟小巴司機只有約8,000名,皆因「揸小巴搵唔到食」,工資中位數長期停滯於14,300元。

陸頌雄指,業界估計輸入勞工的小巴駕駛考試合格率低,是因為內地司機與香港的駕駛習慣不同,或「老司機」在路試期間體現了平時駕駛的不良習慣,因而未能通過路試。他續指,若小巴營辦商要請外勞,必須要做好培訓。

他又指,「業界搞盡腦汁,又要請外勞,外勞嚟到考試又唔合格,點解唔出多些少人工、點解唔做返好少少待遇?」他認為小巴業界要吸引人入行,絕不能維持現時14,300元工資中位數,更要多管齊下改善小巴業界的經營環境,他提出,小巴司機早更月薪應不低於18,000元、夜更月薪不低於20,000元;時薪制則早更不低於80元、夜更不低於90元,而這標準更是略低於專利巴士,同時亦應改善小巴司機的休息,用膳及假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