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更24小時 貨櫃碼頭37歲倉務員暈倒猝死 遺雙親妻兒孤苦相依

撰文:鄧栢良 蔡正邦 彭愷欣
出版:更新:

37歲倉務員譚雙貴在青衣貨櫃碼頭辛勤工作,每更工時長達24小時,試過連續5日沒回家過夜,只為養活一家七口。豈料今年4月9日譚在工作期間暈倒猝死,未留一言就撒手人寰,遺下年邁的雙親、妻兒孤苦相依。
譚雙貴猝逝對譚家造成巨大的打擊,年邁雙親要白頭人送黑頭人,遺孀與三名年幼的兒子頓失依靠。譚家現時僅剩餘約3萬多元積蓄,生活陷入困境,故期望外界能夠施以援手解困。

譚雙貴在工作期間突然猝逝,遺下雙親及妻兒孤苦相依。(蔡正邦攝)

本月9日,37歲倉務員譚雙貴在青衣貨櫃碼頭工作期間突然暈倒,送院後證實不治,遺下年邁雙親、30歲妻子及三個分別9歲、4歲及2歲的兒子。譚雙貴與父母、妻子及三名兒子一家七口居住在天水圍天逸邨的公屋單位,譚雙貴及父親二人出外工作,支撐全家生計,譚母及妻子則留家照顧孩子,屬典型「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譚父失業數個月,全家收入減少,積蓄逐漸消耗,家庭重擔亦旋即落在譚雙貴一人身上。

遺孀譚太表示,丈夫在貨櫃碼頭任職倉務員約十年,原本月薪僅1萬多元,隨着二仔及孻仔出生,丈夫為賺取更多工資幫補家計,決定加班工作,其後月薪增至2萬多元。惟因工作性質,譚雙貴每更工時長達24小時,必須在公司輪更,「(丈夫及拍檔)兩個人每人輪住返幾個鐘,但唔可以返嚟,一定要(留)係公司」。譚太直指,丈夫試過連續5日返工,期間沒有回家過夜。

由於倉務員工時長,一星期只能回家一或兩日,譚雙貴生前曾訴說辛苦,且犧牲不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雖曾有人勸譚申領綜援,惟他認為有手有腳,理應自力更生。譚太坦言,丈夫生前已打算轉工,「佢話想多啲時間陪伴兒子」,奈何譚雙貴有色盲,不易找新工作,二來譚父因疫情失業,譚雙貴亦不敢貿然轉工,擔心生計問題。

訪問期間,譚太多次泣不成聲,數度中斷訪問。(蔡正邦攝)

事發當日(9日)下午,譚太收到丈夫的工友來電,指其夫準備出發工作時,突然「面青青」暈倒,工友遂即場為他急救,其後送往仁濟醫院救治。她聞訊後帶同三名兒子前往探望,惜丈夫已返魂乏術。譚太指,過去兩三年間丈夫不時心口痛,「一年有3, 4次」,惟每次疼痛僅幾秒,休息一會兒便無大礙,而事發前一星期亦有發作。譚曾到屯門醫院求醫,但心電圖及抽血檢測均無問題,醫生亦無處方藥物。譚太質疑:「唔明點解醫院檢查唔到?」現時譚雙貴的遺體仍有待解剖以確定死因。

譚太形容丈夫顧家、孝順,生前不煙不酒,與家人關係融洽,尤其痛錫三名兒子。即使工作再辛苦,他放工後總會抽時間陪三名兒子到濕地公園遊玩或與兒子玩桌上遊戲,絕不會錯過與兒子共處的時光。4月5日,即譚雙貴出事前三天,他更專登請假帶兒子到馬灣沙灘遊玩。譚太續指,丈夫多年來甚少購買新衫、新鞋,甚至只會買淘寶二、三十元的衣服,極為節儉,省下來的金錢都會購買玩具及書籍予兒子。

三名年幼的兒子留在房中玩玩具,顯得頗為沉默。(蔡正邦攝)

勞工處回覆指,得知事故發生後,已派員到現場展開調查,經初步調查後,相信事件事件不涉及工傷。而譚雙貴的公司上周五(16日)已相約譚太會面,並提供小量應急錢及生活費。現時譚家頓失經濟支柱,正陷入困境,家人暫時又無法取得譚雙貴的銀行戶口,全家僅靠譚的尾糧約2萬多元及年邁雙親約1萬多元的積蓄度日,故期望外界能夠施以援手解困。

請即登入「01心意」,捐款幫助譚家遺孀及3幼子解困

善款將直接落入「工業傷亡權益會」,再全數轉交予受惠家庭,《香港01》絕不向捐款者、慈善團體或受惠者收取任何手續費及行政費。

立即捐款助譚家渡難關:https://bit.ly/3gn23w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