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男性「陽剛之氣」惹議 傳統中國審美追求「剛柔並濟」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日前中國大陸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發社會大眾廣泛地討論。覆函中,教育部表示會加強體育教師的配備、加強學校體育制度設計等四個方向,以此培養男學生的陽剛之氣。
覆函內容一公吿後,不少民眾認為該提案等於加深性別刻板印象。也有專家學者發表看法,覺得過於強調所謂的「男性特質」對男性可能是種傷害,且部分研究顯示同時兼具兩性氣質的人,反而容易成功。
這份加強男性青少年「陽剛之氣」的提案,引發許多批評聲浪。

日前中國大陸教育部表示要培養男學生的「陽剛之氣」。(視覺中國)

細究中國人對於男子氣概、陽剛之氣的追求,與清末民初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為擺脱「東亞病夫」、積弱不振的心理有密切關係。不過在受到西方對於男性審美影響之前,傳統中華文化對於男性的又有哪些理想、審美要求呢?

有句成語能夠完美解釋傳統中國的理想男性形象,即「文武雙全」不只有英雄氣概、武功高強,還要有文人的才氣。但若是達不到「文武雙全」這樣的標準,則可退而求其次,各以「文」或「武」做為理想目標。

「文武雙全」往來被認為是傳統中國理想男性形象。(視覺中國)

已故的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年),他曾注意到中國過去各朝代的男性審美,基本都在「文」與「武」之間搖擺。比如唐代時期的主流男性審美,為蓄起濃鬚、崇尚強健的體魄。文官武將都練習騎馬、射箭、劍術和格鬥,技高一籌者得到讚美。從宋代開始,由於科舉制度、文化上以文人為主流,男性審美從「武」轉變為「文」。

不過明代時,競技再次成為男性的主流審美。青年學子們流行格鬥、擊劍、射箭之技,騎馬、狩獵成為趨之若鶩的休閒方式,體魄強健、武藝超群是「美男子」所具備的才能之一。但到了清代,在滿清的統治下,漢人又轉為崇尚「文」;加上小說話本流行才子佳人間的愛情故事,清代男子主流審美,轉變為不蓄鬚、臉龐白淨、氣質思文。

知名學者雷金慶(Kam Louie)也持相似觀點,認為中國傳統社會理想的男性氣質,即文和武兩種。「武」代表了具有男子氣概的英雄傳統,而「文」則強調一種温和的理性與智慧。

從傳世的人物肖像畫,也能多少看出中國傳統男性的主流形象變化,比如魏晉時期的畫作,男性的穿著打扮皆褒衣博帶、袒胸露臂,展現出仙氣飄飄的閒逸高士形象。科舉制度建立後,唐宋元明清在書畫上,呈現出的多是以文人為主體的藝術價值觀念。因此今日看到的肖像畫,畫中男子多儀表堂堂、展現讀書人的風範。

除了「文武雙全」外,傳統思想對於男性氣質也多有論述。中國大陸知名性學者方剛,則認為中國傳統對於男性氣質的要求,應在於「剛柔」二字。「剛」與「柔」皆是人們會體現出來的行事風格、外表氣質與性格特點,方剛認為大多數男性的氣質都會在剛柔之間變動。無論是「文武雙全」,還是「剛柔並濟」,可以看到傳統中國的男性特質並非只有單一面向。

重新爬梳中國歷代的男性形象與審美後,可以發現中國曆代並非以否定陰柔氣質,來劃分出所謂的男性特質,自然也不會像西方文化般,因為將氣質、個性劃分出男女,而造成性別二元對立。但隨着清末以來的西方文化衝擊,中國在喪失文化自信下,遂變成對西方價值觀念追捧,使得個性較為柔和、體質較文弱的男性氣質,被社會所排斥。不過在講求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今日,與其強調男學生應培養陽剛之氣,應該體現剛與柔都有其重要性應該均衡發展,目標培養剛柔並濟、文武雙全的年輕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