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義士被剃髮留辮惹議 清代服飾與漢服的大哉問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中國大陸央視製作節目《典籍裏的中國》,以典籍結合戲劇、科技,呈現古今人物對話的形式,廣受好評。不過日前推出第二期《天工開物》,由於把明代科學家、反清義士宋應星(1587-約1666年)晚年剃了清代辮子頭,引發大眾的討論與批評,同時也讓民眾發現原來清代男性的髮型竟有時代變化。究竟清代剃髮易服政策下,滿漢之間的服裝變化又是如何呢?

由於《典籍裏的中國》將《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剃頭,引發大眾批評,認為應遵宋應星反清義士的身份,讓其晚年造形仍着明制漢服、維持漢人男性發型。(央視@典籍裏的中國)

剃髮易服與滿漢交融的服裝

說到清代服飾,民眾可能會率先想到立領、廣字領、盤扣與下襬開衩等,但前述的服飾特徵有些可是來自明制漢服。眾所周知,滿清入關後推動剃髮易服政策,大部分的漢服同好也認為,漢服即因該政策導致服裝體系被破壞、服飾傳承被迫中斷,不過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以少數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還要統治比自己還要先進的民族,為維護滿人的地位,清廷自然會採取強硬的手段來逼迫漢人臣服。入關後,便用相當嚴厲的手段推動剃髮易服政策,但該政策在經濟文化發達的江南地區執行時,遭到強烈的抵抗,更有多起血腥鎮壓。

為緩和滿漢矛盾,清廷最後採納漢臣們的建議,在易服方面有所緩和,漢人婦女、兒童與庶民的服飾得到了保留。服裝改變最多的是當官的漢人,其吉服(禮服)、常服(工作服)、便服皆從滿制,由於髮型改變也使冠禮消失。

從繪製於清初的《康熙耕織圖》可以發現一般平民仍穿着漢服,畫中的男子、戴斗笠、着漢服短衫短褲或長度齊膝長衣,女子頭戴眉勒(戴在額頭前的裝飾)、着漢服對襟或交領長衫、下身穿長裙或褲。可見在南方,或是鄉下、偏遠地區或許曾有段漢服與清裝並行的時期。

《康熙耕織圖》可以看到,鄉間百姓仍着明制漢服,僅有剃前額還能扎髻。(微博@偲銫鉛潷)

這段時間同時也是滿漢服裝風格交融的開始,像是漢人男性的正式服裝雖然全都改成滿族服飾,但為了強調統治的正當性,清皇室的禮服也採用了許多漢服象徵圖樣,比如清代龍袍上同樣也有着象徵皇帝的十二章紋、清代百官也採用了明代補服圖樣。

女裝方面則呈現滿漢二元並立的情形,不過可以看到彼此間相互影響,清宮后妃服飾的花樣在南方漢人婦女的潮流下,樣式變得鮮豔,長袍袖口與袍身都變得寬大、漢人女裝也加上了鑲邊等。

那麼,滿人自己原本的服裝樣式呢?最大的特色就是滿族上至帝王,下到平民、無論男女都穿長袍。長袍的傳統是圓領(無領)、大襟、右衽(滿族因半農半牧,加上建立金時,服裝已有漢化),長度近腳背,上半身貼身、下半部寬大,下襬前後左右四面開衩,便於騎馬;袍袖較窄,袖口有呈半圓形的袖頭,形狀似馬蹄而稱馬蹄袖。

源自漢服的立領與盤扣

今日大眾在旗袍、唐裝上所看到的領子,則來自明制漢服。這個立起來的領子,稱立領,豎領。最早出現於明代中期,並普遍流行於晚明。從畫作《明憲宗行樂圖》,可以發現畫中宮女雖然穿着交領上衣,但隱約還有領子跟領釦的痕迹。過去考古出土、孔府收藏也有不少立領斜襟的服飾。到明武宗時期(1505-1521年)已發展出立領對襟的上衣了。

宮女身穿交領上衣但看得到領子與金屬扣。圖為《明憲宗行樂圖》局部。 (微博@國家博物館)

這些明代立領服飾都會在領子搭配兩顆金屬子母扣,釦子有兩頭,釦眼在中間以柄套環。這樣的扣子形式可追溯至宋代,江西德安周氏墓便出土有一字盤扣的袍服,之後還發現許多繫帶與盤扣同時使用的衫服。到明代神宗年間(1572-1620年),開始出現金屬製的領釦,如1997年發現的江蘇武進王洛家族墓中,出土兩件同時有金屬領釦與繫帶的女裝。

雖然明代有少數立領內搭男衫、孔府也有收藏立領飛魚服,但在明代的正式場合、人物畫中,男性仍穿交領、圓領服,不過立領斜襟成為婦女的正式服裝之一,這樣的服飾造型就這麼延續到清代漢人女裝。而立領、盤扣便於滿漢服裝交融中,為滿族服裝吸收,成為其服裝特色之一。

現代民眾對於傳統服飾的陌生,除了清代剃髮易服外,還受到清末西風東漸的影響,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傳統服飾自然被視為封建體制的象徵。而當時的人們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自然對這類服飾的演變無法好好深入研究,導致今日人數最多的漢族對於傳統服飾的記憶缺失。

這種陌生感完整地體現在古裝劇上,服裝基本找不到相符文物,雖然戲服多少還是需要藝術設計,但無形中也會形塑民眾對於傳統服飾的印象,這也是今日漢服運動排斥戲服、影樓裝的主因。漢服興起,也帶動起中國服裝史研究,重新梳理明清兩代服飾變化,便會對漢服同好將清代服裝,排除在漢服之外的形為感到困惑。

或許與清代入關、清末等歷史因素,或服裝滿化等衣服裁切考慮,又或者在科普上不容易讓剛加入漢服圈的新人理解等諸多原因,讓漢服愛好者們決定排除清代。但這樣一刀切的方式,讓漢服的發展演變被割裂,更容易捲入民族主義的紛爭中。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