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嶺南|佛山古鎮:老街古巷換新 打卡都市中的「慢文化」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龍獅舞動,魚燈遊走,人們身著古裝手持咖啡奶茶,漫步在古跡遍布的街巷……近日,一場民俗夜遊活動,讓佛山古鎮成了佛山最熱門的流量入口。羊城晚報《大美嶺南》走進佛山古鎮,近距離感受佛山古鎮從古至今作為繁華商貿重鎮的魅力。若將嶺南文脈比作一串熠熠生輝的項鏈,那麽,佛山古鎮則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

古時佛山鎮的大部分區域在如今的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千百年來,嶺南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綿延傳承,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滋養和動力,鑄就了歷史上舉世聞名的「四大名鎮」「天下四大聚」之一。

「未有佛山,先有塔坡」。作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佛山古鎮收藏著老佛山人最厚重的鄉愁,「佛山初地」塔坡位於其中。

「汾江船滿客匆匆,若個西來若個東。」這是古詩對佛山「汾流古渡」舊景的描述。古時,汾江河正埠碼頭是從外地登岸進入佛山的第一站,也是重要的官方碼頭和商貿碼頭,南來北往的客商以及貨品均在此上落。佛山古鎮,從古至今都是佛山的「頂流商圈」,冶鑄、紡織、製陶等產業在此興盛,為後來的佛山製造業大市奠定了堅實的基因。

傳承文化資源禀賦優勢,應中心城區未來發展的需要,如今,在禪城區及祖廟街道的精心規劃下,佛山古鎮再次出發,並於2022年9月啟動新格局建設。面對分散在轄區各處的富饒歷史文化資源,祖廟街道將以「一軸一核六片區」為體系,進行梳理綰結、有序拼接、系統性活化,在轄區全域打造「七彩連珠」佛山古鎮新格局:以祖廟聖地為核心,以東華里古建築群為產業依托,打造一站式文商旅體驗核;以汾流古渡、品街三市、仁壽問禪、任圍百工、塔坡初地和垂虹潮巷為六片區,深挖資源禀賦。

走進如今的佛山古鎮,就如同走進一幅古風與新韻交相輝映的城市畫卷,值得深度探尋,值得細細品味。

威風凜凜的醒獅,輕輕一躍便「飛」至高樁之上,飛躍、潛腰、金雞獨立,配合著疏密有致的鼓點,所有的動作一氣呵成,精彩又驚險,叩擊人心弦;飛簷翹角,雕樑畫棟的萬福台上,粵劇演員們演繹著一段又一段傳奇故事,扮相之美、服飾之美、動作之美、唱詞之美、舞台的典雅精緻之美,動靜相融互添姿彩,引人入勝,忘了今夕何夕……在佛山古鎮,有著被譽為「東方民間藝術之宮」的祖廟博物館,這里古建築成群、人文薈萃。

以祖廟博物館為圓心,散落的周邊的歷史印記比比皆是,仁壽寺、東華里、梁園、塔坡古蹟、國公古廟、任圍歷史文化街區等,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洗禮,仍然熠熠生輝。這些,都是這座城市在歷史變遷中的滄海遺珠,也是如今開展文旅融合的發力點。

剪下生花的剪紙、「扎撲寫裝」裡的佛山獅頭、美輪美奐的佛山彩燈、享譽海內外的佛山武術、承載著人們美好願望的佛山木板年畫等文化藝術在此興盛,燦若繁星。在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守藝人」為這些珍貴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而努力著,在他們的薪火相傳中,傳統藝術與潮流元素相遇,碰撞出美妙的火花。

人潮湧動、摩肩擦踵,娃娃們騎在大人肩頭,成千上萬風車隨風轉動,行過通濟橋,帶著喜慶和福氣歸家……嶺南地區民俗活動豐富,佛山古鎮的特色古老民俗更是遍地開花,正月十五行通濟、三月三北帝誕、端午時節賽龍舟、六月六塔坡廟會、九月廿八華光誕、秋收時節秋色巡遊,從年頭到年尾,喜迎節日、慶祝時令、尋根懷古的歡樂盛會不落幕。一些大型活動每逢舉辦,不僅深受本地人喜愛,還會吸引全國各地遊客乃至海外僑胞前來參與。

文藝範滿滿的垂虹路(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景瑾瑾攝)

在嶺南天地,探訪嫁娶屋、龍塘詩社、李眾勝堂祖鋪、簡氏別墅,品嚐美味佳餚,看一部沉浸式現代舞劇,感受嶺南風廣府味與現代商業的創新融合;在垂虹路,走進網紅書店、咖啡館、畫廊,感受新舊交融的多元文化;在鶯崗,打卡百年老宅活化而成的新型藝術空間、清新雅緻的創意小舖,感受都市慢生活中,傾聽老城新故事……近年來,佛山古鎮有一批老街古巷正在煥新顏、添活力,原本具備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它們,經過老建築修復、舊廠房改造等一系列活化舉措後,吸引了一批新型業態入駐,成為市民遊客青睞的文旅新熱點、網紅打卡地。

一個「宜居宜遊宜創業,亦古亦今亦未來」的佛山古鎮,正在朝著全國乃至世界文化地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