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十王經》見地獄變遷 奈河橋愈搬愈後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今夜是盂蘭節,盂蘭節又名「鬼節」或「中元節」,按佛教說法這節日是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民間習俗,盂蘭節鬼門關大開,所以民間多燒衣紙,避夜遊的習俗。盂蘭節習俗大約起源自唐宋時代,而中國文化對地獄的意像、奈河橋的傳說、孟婆與轉世的文化論述,都大約成形於這段時間。這次便以佛教著名的《十王圖》為例,輔以前後歷史,與大家看地獄,觀生死。

上古鬼神隨機害人

《山海經》(網上圖片)

中國的儒家文化雖然是敬鬼神而遠之,重人事而不談怪力亂神,但不代表民間百姓就不相信鬼神之說。中國較早談論鬼神的作品,有《山海經》、《墨子》和《日書》(民間擇日吉凶參考書)等作品。當中只有《墨子》的「明鬼」學說,較多涉及人的道德行為如何招惹鬼神的論說,但這著作只側重於知識分子間流傳。

而成書最遲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涉及大量傳說神話,內裡既有妖怪,亦有鬼神,而且隨處分布,有地域特性,有人指是可能古人將罕見野生動物誤以為鬼怪。而從考古出土的戰國及秦漢時期流行的《日書》,內裡涉及大量民眾日常的鬼神觀念。首先,秦漢以前,「鬼」和「神」並無明顯分別皆是鬼怪之物,鬼神有來自動物、自然景物或人死為鬼,總之任何東西都有機會成鬼,他們存在於日常生活所有環境,害人與否並無道德因素,較為隨機選擇,所以《日書》教民眾如何趨利避害。而漢代的《風俗通》、《荊楚歲時記》等,亦記有民間治鬼避害方法,當中如以桃木打鬼說法,流傳至今。

鬼神雖然充斥人間,但古人又如何看待死後世界?從考古研究成果可知,古人是深信有死後世界。戰國末期已有所謂「幽都」傳說,但幽都是怎樣,除了屈原有描述這兒有面目猙獰的土伯外,並沒有其他更多記載。漢代時更有「泰山」、「蒿里」和「梁父」等記載,認為某處山岳為人死後歸處。

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漢代墓葬,墓主陪葬的帛衣,又名「非衣」。(Wikimedia Commons)

東漢佛教傳入以前,究竟有沒有類似後世天堂和地獄的觀念?這點學術界仍有爭議。出土自漢代馬王堆陵墓的「非衣」(陪葬的帛衣),繪有人世以外的世界,這件帛衣分三個部份,中間應是指人世間,而人間的上幅和下幅,則明顯繪有兩個風格明顯不同的世界。

古人相信死後有機會去樂土或惡土,但到達彼岸的方法,似乎與生前的善惡行為無關,而是用更世俗的方法。例如道教相信僻谷(禁食)或煉丹等可以成「仙」,或以方法賄賂死後世界的官吏。從現在出土的秦漢墓葬可見(最出名是秦始皇陵墓),古人相信死後世界與現世一樣,有一套官僚秩序,黎民百姓在彼岸仍要納稅服役。所以,有權者的墓葬埋有大量陶俑,以供死後差遣享樂,或者在陪葬品中放入大量銅錢和陪葬品,列有「清單」記載給彼岸官吏孝敬賄款。而中等之家,未必能有大量陪葬品,但會放置「鉛人」代替墓主在死後世界服役,這些都是當代「紙紮公仔」前身。

唐朝《地藏十王經》第五圖「第二七日過初江王」。讚曰:「二七亡人渡奈河,千群萬隊涉江波,引路牛頭肩挾棒,催行鬼卒手擎叉」(Wikimedia Commons)

地獄最先並非閻羅王獨大

魏晉時代,佛教傳入中國,與道教混合,新觀念取代中國原有人鬼信仰,鬼神來往人間有新限制,人生前善惡行為亦影響死後去向。例如佛教地藏十王信仰,人生前善惡如何影響死後生活這信仰開始普及。唐代的《佛說十王經》將印度佛教中閻羅王和中土冥界泰山王重新整合,把閻王當作地藏化身,成了以「十王」為主的新地獄說。在電影《與神同行》,故事涉及的地獄十王說,便是韓國由中古中國傳入的民間傳說。

韓國電影《與神同行》的地獄世界觀,便是來自中國的十閻王殿傳說。(電影截圖)

相比當代只以閻羅王一人總司地獄,佛教原本傳說是以十王分掌地府,各有所司。十殿閻王分別是秦廣王、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和轉輪王,也就是地府的十判官,不同文本十王次序略有出入。民間亦流傳,人死後在冥途上,要逐個接受十王不同道德標準的審判,若果不合要求而生前作惡,不同殿王便會給予刀山、火烤、劍樹等不同刑罰,讓亡靈在地獄永遠受苦。若果通過審判,則可以在轉輪王後重新投胎做人。

現在傳說的《十王圖》繪畫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地藏為主導的《十王圖》,常見於帛畫、壁畫之中;另一類是帶有故事敘述性質的「十王經卷畫軸」,是抄寫《十王經》的產物。現在較出名的《十王圖》作品,有出土自敦煌遺書的《十王經變》五卷,全部流落海外,有圖而無文,有研究指十王傳說在唐代已廣為人知,所以僅看圖畫已可明其意。除此以外,另有繪於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的《十王圖》有關壁畫,其他源自敦煌藏經洞的帛畫和經卷畫軸,則藏於法國羅浮宮、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印度德里中亞博物館、日本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等地方。

《十王圖》(https://religion.moi.gov.tw/)

【延伸閱讀】

【七夕】古代瘋狂購物日 宋代更有搶手限量版娃娃

黑神話悟空|國產3A遊戲引全球注目  西遊氾濫為何仍樂此不倦

奈河前身為「三途川」

值得一提的是,傳說投胎前過奈河橋喝孟婆湯,奈河原型亦是來自《十王經》。

相傳在黃泉路上盛開著只見花不見葉的彼岸花,路盡頭有一條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叫望鄉台,台邊有個孟婆亭,有個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裡,給每個經過的亡靈遞上一碗孟婆湯,讓人忘了生前一切投胎做人。

「三途川」又名「三途河」、「葬頭河」、「渡川」,這河川據《地藏十王經》所載,是用來分隔現世與死後世界。三途指涉哪三個概念,眾說紛紜,但它的前身應該是印度傳說中的毗陀羅尼河,印度文化相信無罪之人,死後才能過此河到彼岸。「三途川」現在仍然保留在韓國和日本的民間傳說中,在中國則結合《山海經》傳說(相傳孟婆原型來自此書),演變為「忘川」或「奈河」。

原本用來分隔陰陽的第一關「三途川」,在中國的地府傳說下不斷搬遷,最終成為過了十殿後,投胎做人前的終點站。「三途川」在中國稱之為「忘川」或「奈河」,上有奈河橋(奈何橋),有牛頭馬面把守,生前罪惡深重者,將要被推落此河的血污池,受到蛇蠍侵咬。此河河水有迷魂作用,故曰「忘川」,是孟婆湯的原料。

土佐光信所繪《十王圖》中的三途川(WIKI)

在日本,雖然沒有奈河橋和孟婆的傳說,但相傳過河要僱船家,這時必須付上六個銅錢作為船資,故人死後而要陪葬六文錢,無六文錢的死者會被剝下衣服代替渡船費。這個源自佛教地藏信仰的典故,在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因不斷殺戮,抵觸了佛教的大戒,信眾相信這樣死後會墮入地獄受苦﹐所以地藏菩薩以此六文錢打救六道眾生,解救這些信佛的武將。武將如真田幸村家族,便以六文錢符號作家徽,表示他們視死如歸,準備死後渡三途川。

日本電視劇真田家武士造型,頭盔有六文錢家徽。(網上圖片)

參考資料:

宗教知識家線上百科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

蕭登福《道佛十王地獄說》

(美)太史文《幽靈的節日》

中國電影海報設計殿堂級人物黃海,多個作品成為經典,我們一齊重溫當中佳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