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關鍵詞100》:塗鴉藝術突出個人身份特性

撰文:麥田出版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當代藝術關鍵詞100》一書,以簡潔扼要方式收錄100個理解當代藝術能夠派得上用場的關鍵字,讓讀者認識不同創作媒介和表達方式,背後各自的歷史脈絡。這次節選了書中有關「普普藝術」和「塗鴉藝術」兩個章節,向大家介紹這兩種藝術風格的歷史背景,和在當代有何重要地位。

普普藝術

大眾藝術(Popular Art)的略稱,專指將誕生於現代大眾文化的圖像、記號、成品等,大膽引進繪畫和雕刻領域的現代藝術潮流。一九五 ○年代後半,起始於倫敦,一九六○年代初期傳到美國,形成反映該時代社會百態的一大潮流。

一九五○年代中期,倫敦藝評勞倫斯.艾洛威等藝術界人士開始使用普普藝術這個詞。一九五六年,在理查.漢彌頓的繪畫作品中,已經出現「POP」的字樣。漢彌頓、愛德瓦多.巴洛奇、彼得.布萊克、艾倫.瓊斯等年輕藝術家,不約而同運用大眾文化的形象,製作能夠產生強烈共鳴的作品。不過,一九六 ○年代以後,隨著艾洛威轉移陣地到美國,普普藝術的重心也移至美國。

在倫敦出現普普藝術作品不久後,運用大眾文化形象的作品,也在美國登場。最初創作這類作品的是賈斯培.瓊斯、羅伯特.羅森伯格等新達達藝術家。然後是一九六二年在紐約辛得尼.簡尼斯畫廊舉辦的「新寫實主義者展」中,展出以好萊塢電影明星或是米老鼠等美國卡通為主題的作品,轟動一時。商業設計師出身的安迪.沃荷運用絹印技法,製作貓王、瑪麗蓮夢露的肖像。和安迪.沃荷齊名的畫家羅伊.李奇登斯坦則在一九六五年,放大單格漫畫,製作《紮髮巾的女孩》,引進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手法。

(右二)安迪.沃荷(Andy Warhol)(資料圖片)

這些作品比強烈諷刺工業社會的新達達更為深入,且更顯著地操弄消費社會的大眾文化記號,因而稱為普普藝術,獲得大眾狂熱的支持。尤其是安迪.沃荷,無論是他的作品或現實生活,都一改以往藝術家的形象。他將自己的畫室稱為工廠,量產以流行巨星為圖像的作品,也參與電影製作;在私生活方面,也不時傳出不亞於好萊塢明星的花邊新聞,甚至還發生暗殺未遂等醜聞事件。普普藝術的其他藝術家還有詹姆士.羅森奎斯特、湯姆.威塞爾曼、克雷斯.歐登伯格、喬治.西格爾、愛德華.金霍茲、吉姆.代恩等人。

安迪.沃荷是備受爭議的藝術家,以著名的海報風格作品為例,他複製金寶湯、瑪麗蓮夢露、毛澤東等形象,扁平化成為自己的「作品」。(資料圖片)

普普藝術在藝術史上的最大意義,在於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以往區分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的觀念。對於從抽象表現主義到低限藝術一路發展而來的美國現代藝術,普普藝術可謂提出了重要的另一種選擇,促成嶄新價值觀的產生。

其他國家類似普普藝術的潮流,有法國的新寫實主義、德國的資本寫實主義、前蘇聯的蘇聯普普藝術(Sots Art)等。這些潮流的共通點都在於運用大眾文化形象,以及對資本主義展現嘲諷的態度。

日本的普普先驅則有橫尾忠則、立石大河亞等人。後來,由於越戰陷入苦戰,以及學生運動爆發等社會變化,進入七○年代後,觀念藝術抬頭,於是一九六○年代和時代性緊密相扣的普普藝術熱潮衰退。不過,運用大眾文化形象的手法,日後的藝術潮流仍舊以各種形式持續嘗試。

塗鴉藝術

描繪於都市中的公共建築牆面、圍牆、鐵路車站大樓內、地下鐵車廂內外等處的繪畫總稱。它和有計畫性的壁畫完全不同,而是隨手亂畫,因為經常使用噴漆,又稱為噴漆藝術(aerosol art),有些創作者不喜歡這種創作被歸類為藝術,自稱是書寫者。塗鴉藝術和嘻哈文化都以街頭為舞台,關係密切,描繪的圖樣多半是圓角文字或記號,或是連續圖騰。在塗鴉迷之間,如果能在大樓高樓層等不易描繪的場所創作,就會獲得高度評價。

現在,塗鴉藝術已經是先進國家大都會中常見的現象,不過,源頭可追溯到一九七○年代的紐約,後來迅速擴展到國際間,於是原本是研究壁畫脈絡使用的學術用語「gra.ti」,變成「隨手亂畫」這個帶有日常意味的一般用語。將隨手亂畫視為藝術的所謂塗鴉藝術的概念,是誕生於它普及的過程當中。

一九八○年代初期的紐約,兩位年輕藝術家在藝術界首度露臉。一位是奇斯.哈林,他以人來人往的地鐵車廂內為舞台,描繪像是古代洞窟般的「地鐵畫」;另一位是尚.米契.巴斯奎特,他以噴漆描繪的皇冠畫或手工製作的明信片,獲得安迪.沃荷的肯定。

奇斯.哈林 (Keith Haring) 經典塗鴉代表作。(網上圖片)

兩人都是在紐約市內到處亂畫的街頭畫家,作品均強烈反映自己的身分特性(哈林是早期就出櫃的同性戀者,巴斯奎特則是波多黎各出身的克里奧爾人)。在藝術界闖出名號之後,他們的作品發表場所從街頭移到美術館和畫廊,於是,這種明顯迥異於傳統藝術的造形特徵,開始稱為「塗鴉藝術」。同一時期,歐洲也開始對於市區街道中塗鴉感興趣。其中,柏林圍牆的西側從圍牆建造時期開始,就已經有許多塗鴉。在這些塗鴉中,也包含了克里斯提恩.波爾坦斯基等人的「作品」。就時間而言,歐洲的發展比紐約稍早,所以,也有人認為塗鴉藝術的先驅並非紐約,而是歐洲。其他著名的塗鴉,還有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市立近代美術館的周圍,在一九八○年代前期,這些地方也畫滿了塗鴉。

數名巴勒斯坦青年在一幅估計出自本克西 (Banksy) 手筆的塗鴉畫作前面表演跑酷,塗鴉所在的房子於2014年以色列與哈馬斯的50日激烈戰爭中遭到摧毀。(Getty Images)

在美國,除了哈林和巴斯奎特外,肯尼.沙佛、唐納德.貝屈勒、蘇.威廉斯也是代表性的藝術家。此外,在一九八○年代,法國還展開稱為自由具象派的塗鴉繪畫運動。二○○五年,英國藝術家本克西在以色列的伯利恆隔離牆上描繪巨大的塗鴉,掀起熱烈話題。目前,只要造形上的特徵類似塗鴉,即使創作者並非出身街頭,也被視為塗鴉藝術家。不過,在哈林和巴斯奎特都英年早逝後,至今卻未出現能和兩者匹敵的街頭藝術家。塗鴉現在盛行於世界各地,但事實上,塗鴉藝術通常只被視為一九八○年代的藝術風格之一。不過,塗鴉原本就意謂著「潦草地亂畫亂寫」,和純熟技巧相差甚遠,但是,這卻是最接近藝術最根源衝動的表現。

《當代藝術關鍵詞100(二版)》

作者: 暮澤剛巳
譯者:蔡青雯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本書內容獲「麥田出版」授權轉載。】

【英國畫家William Hogarth經典《時髦的婚姻》,六幅畫訴說一個上流不幸婚姻故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