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in Paris|法國文化只是工具 最後還是普世的功利說事

撰文:可夫
出版:更新:

Netflix 大熱劇集《Emily in Paris》(港譯:艾蜜莉在巴黎)最近可謂平地一聲雷。無論是褒是貶,它都成功以文化之名,激起各方的熱議。然而若果細心留意,其實所謂文化抑或民風的差異,從來都只是一種轉移視線的表徵。與其說《Emily in Paris》戳破了法國文化的真實一面,倒不如說它展現了當下世界的共同本質:文化只是工具,最後還是功利說事。

延伸閱讀

【半澤直樹】「社畜」的逆襲? 從日劇窺探日本白領意識的劇變

大雄之新恐龍|《你的名字》製作人反思教育精神 進化非強者專利

真的是文化差異嗎?

《Emily in Paris》由經典美劇《色慾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製作人 Darren Star 創作,今年10月初正式上架 Netflix。故事講述 Lily Collins 飾演的芝加哥女孩 Emily Cooper,受公司指派去到一間法國的時裝經銷商,擔任宣傳顧問。本來滿心歡喜的她,到埗後卻被法國人的生活文化連環打擊,鬧出多場笑話。

直至截稿前夕,《Emily in Paris》依然穩佔 Netflix 香港地區的收視排名第一位,相關的討論更是多不勝數。有人稱讚本劇成功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揭示法、美兩地的文化差異。有人則指責它手法粗糙,俗不可耐。既然雙方的焦點,都牽涉到文化的位置以及呈現方式。那就有必要先審視一下,究竟 Emily 所遇到的窘態,是否真是嚴格意義下的文化差異。

《Emily in Paris》由經典美劇《色慾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製作人 Darren Star 創作,今年10月初正式上架 Netflix。(《Emily in Paris》劇照)

回溯 Emily 到埗後的種種遭遇,包括遭上司當面取笑美國人身份、工作守則被人塗上陽具嘲笑、開會時不獲通知等等。所有這些行為,顯然都不屬於所謂的文化差異,而是赤裸裸的職場欺凌及性騷擾。Emily 身邊的法國同事對此亦十分自覺。所以後來 Luc(Bruno Gouery 飾)想在會議上開黃腔時(第五集),就立即遭到其他人阻止:由始至終,法國人都不是特別無禮散漫,他們只是對 Emily 特別無禮散漫。而這點其實一早可以見於 Emily 的角色設定。

許多人都會直觀地認為,Emily 人在異地,又沒有朋友接應,於是很自然就是完全弱勢的一方。但如果有留意第一集的劇情,Emily 之所以會去法國,是因為她隸屬的美國公司收講了這間法國經銷商,於是派她先行到埗,為其帶來改革。換句話說,Emily 雖然是基層員工,但她的身份和職能卻是處於主導地位。

法國同事對她的刁難和厭惡,與其說是文化差異,倒不如說是一場典型的職場衝突。這才是《Emily in Paris》的真正主題。

+2

文化只屬呈現工具

當然,這並不是指所有的文化差異都純屬幻象。正如許多久居法國的評論人所指出,Emily 在生活上的部份窘態,的確是查有實據。問題是,這種矛盾從來都不是故事的主軸。更準確去講,文化差異固然存在,但它如何被呈現和取捨,則是完全取決於職場及市場的法則。

劇中有兩個場景非常反映這種觀點,一是在第三集中,「香水大師」Antoine Lambert(William Abadie 飾)打算用裸女宣傳新產品,但被 Emily 指責是違反了當今的性別平等潮流。最後雙方各持己見,Antoine 決定將是次爭論放到社交網站進行投票,順道炒熱話題。結果 Emily 的意見獲得一致認可,Antoine 由此對她完全改觀。

第二個值得細味的場景,是第六集 Emily 跟「時裝大師」Pierre Cadault(Jean-Christophe Bouvet 飾)所說的一席話。她表示自己雖然低俗、幼稚,只能買贗品。但若果沒有她這種美國女孩的投入,Pierre 也不會到達今天的高度。最後 Pierre 心悅誠服,期後更受到Emily啟發,開創了自己另一個高峰。

文化矛盾從來都不是故事的主軸。更準確去講,文化差異固然存在,但它如何被呈現和取捨,則是完全取決於職場及市場的法則。(《Emily in Paris》劇照)

上述兩段劇情,都各自牽涉了一些非常經典的思想理論,在此不贅。箇中的要旨是,這兩個由文化及價值觀差異所衍生的討論,最後都被市場邏輯輕巧地消解掉;只要證明到最後出來的結果,是能夠讓大家受惠,所謂的文化差異其實只是過眼雲煙,甚至值得利用。

這點也切合本劇另一個重要符號,即社交平台的運作邏輯:關鍵從不在於文化本身的內涵,而是它如何被展示和描繪。一如 Emily 雖然在巴黎處處碰壁,但只要懂得在 Snapchat 拍下巴黎美麗的人和事,一樣可以收穫大批追蹤者。

+2

法國:比美國更美國

事實上,這種對文化的工具性解讀,不獨出現在法國人身上,美國人也同樣如是。在第九集中,美國友人協會(American Friends of the Louvre)邀請 Emily 作說客,希望 Pierre 能夠捐出名下的作品以供拍賣。洽談期間,雙方都為自己在巴黎的不適應而甚有共鳴,並笑指鄰桌的漢堡包讓她們有思鄉之情。

但現實是,雖然她們口中百般投訴,然而整個計劃的重點還是要靠一位法國大師首肯。而令她們產生家鄉情懷的餐廳,本身就是法式格局(儘管該處是由美國人開設,員工也不許說法語)。相反,Emily 在工作上遇到的幾個重大麻煩,全部都是由美國人引起(第七集、第九集)。所謂文化身份的紐帶,在工作面前顯得脆弱不堪。比較之下,法國人與美國人卻因實際的合作而愈走愈近。

Emily 在法國尋得真命天子(雖然結局未明),並在職場上連連告捷,就算法語毫無進步也沒關係。(《Emily in Paris》劇照)

因此隨著劇情發展,原先諷刺法國人的色彩變得愈來愈少,反過來更像是頌揚和欣賞。例如 Emily 的朋友 Mindy(Ashley Park 飾),便是在這裡找回自己的歌星夢。而 Emily 也是在法國尋得真命天子(雖然結局未明),並在職場上連連告捷,就算法語毫無進步也沒關係。所有典型的「美國價值」,諸如個人主義、戀愛自由、機會平等,甚至性開放等,都能夠在法國更成功地實現。法國觀眾指責本劇侮辱法國文化,似乎是太執著於開首幾集的笑點,而忽略了背後的「苦心」。

因此隨著劇情發展,原先諷刺法國人的色彩變得愈來愈少,反過來更像是頌揚和欣賞。例如 Emily 的朋友 Mindy(Ashley Park 飾),便是在這裡找回自己的歌星夢。(《Emily in Paris》劇照)

何需到法國?

然而,這亦是本劇的致命弱點。它以文化差異掛帥,拋出了種種惹人發笑的現象,但最後則是淺嘗輒止,沒有深化任何討論。整部劇集的基調,亦變成了典型的都市職場劇,卻又無諷刺背後的市場邏輯。反而不住彰顯 Emily 在職場上的屢戰屢勝,甚至達到「主角光環」的程度。

於是乎愈往後看,它的劇情就愈無力,主題也逐漸模糊。觀眾對劇集的討論空間,亦只餘下了男女主角的顏值,以及他們五花八門的時裝服飾。

畢竟這種「職場新秀憑熱血闖天下」的劇情,現今已經大幅泛濫,毋需再用巴黎去襯托。Emily in Paris,其實只是將芝加哥搬到了法國。不過環境更優雅,人們更雍容華貴。

一如我們在 Snapchat 上看到的法國般。

(《Emily in Paris》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