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規模最大線上當代藝術展中 探討當代的藝術與當代的現實(一)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編按:這個世紀接下來的時間,相信「元宇宙」會是世人目光所在之處。當我們還在討論甚麼才是「元宇宙」,但現實和虛擬之間的界線已經逐漸模糊,或者元宇宙並未被完全定義,正在等候每個人的理解加入其中。一位上海藝術家耿大有於4月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個展《此處,無處》,可能是現時規模最大的線上3D當代藝術展覽,在這裡可以參與到浸沉式的藝術體驗,引發起對現實和虛擬的思考。

撰文:姜宇輝

展覽網址:http://dayouerewhon.art

關於耿大有的展覽《此處,無處》,我也很想說兩句題外話 —— 關於展覽,關於藝術,關於當代的藝術與當代的現實。那就圍繞幾個關鍵詞展開吧。

Erewhon

先從名字開始。這個詞語遊戲雖然最早是來自塞繆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但要是沒有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推波助瀾,似乎也並不會有多少人注意到。只不過,它用來為本次的展覽進行命名,似乎又呈現出兩重不太一樣的意味。第一個意思明白而顯豁,那正是用來形容互聯網的獨特存在方式,或我們人類在上網的時候所獲得的獨特體驗。用肯尼思・格根的那個生動概念來概括,正是「不在場之在場(absent presence)」,反之亦然。道理很簡單,你哪怕只是打開手機讀了一條微信發送的信息,也已經「神奇地」跨越了現實和虛擬的兩個世界了,或者更準確說是「同時」身處兩個看似涇渭分明的世界之中。你的肉身倒在梳化裡面,感受著物理空間的一切性質,進行著生理上的各種活動(呼吸、心跳、新陳代謝);但是,你的化身(avatar)卻同時進入到另外一個跟現實相平行的空間之中,以數字、文字和圖像為媒介與別的虛擬化身進行著各種虛擬的溝通。

英國作家塞繆爾・巴特勒 (Samuel Butler) 的小說《Erewhon》

但Erewhon這個有趣好玩的名詞又同時有著另外一層更耐人尋味的意思,那正是德勒茲反覆提及的「事件」。事件,並非僅僅是「發生之事」,而更是帶有著多重維度和面向的「特異性(singularity)」。它是時空的交織,是意義的衍生,是進程的分叉,等等,這些自不待言,但用在耿大有這個展覽的語境之中,那無非正是提醒我們,無論是「此時(now)」還是「此地(here)」,無論是時空中任何一個在場之「點」,都不只是現實和虛擬、在場和不在場這兩大平行世界之間的相交或併置,而更是無數的時空和意義維度的錯綜複雜的纏結。網絡絕非只是一面讓愛麗絲執迷的鏡子,似乎這邊/這裡的是現實,而那邊/彼處的是虛擬,似乎我們和鏡子的關係,就是把身在「此處」的真實肉身投射到鏡子裡面成為一個虛擬的鏡像。

德勒茲 (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 在《傅柯》中的褶子圖式

不,網絡的世界,虛擬的空間要遠遠複雜得多。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那個在「烏托邦」和「異托邦(heterotopia)」之間的著名區分,當你把互聯網就還原為鏡子之時,那無疑還是在現實世界之外之上又疊加了一個看似虛擬而完美的網絡世界。但虛擬世界的真正的存在方式,更是在「此時-此刻」的這個點上,對無數差異、多元、多變的維度進行變幻不已的編織。由此看來,「no-where」、「now-where」和「every-where」本身就是交織在一起的。此時此地,不是一條分界線,一個分隔又連接的「門檻」,而更接近一個纏結點和轉折點。它其實更接近德勒茲所謂的「褶子」,既曲折又包裹,既纏繞又敞開,既內隱又外顯。

耿大有,《此處,無處》,美術館場景圖|《我們終將相擁》,2022,大地藝術
耿大有,《此處,無處》,美術館場景圖|《纏擾》,2022,大地藝術

《此處,無處》

藝術家/策展人/製作人:耿大有|學術支持:張嘉榮|空間互聯網建構:Vrch Studio /謝明炫

作者:姜宇輝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碩士,復旦大學哲學博士,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研究方向為當代法國哲學和藝術哲學。譯著《普魯斯特與符號》、《千高原》,專著《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畫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