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走鐘獎】網絡業界年度盛事 如何從惡搞詼諧走到萬眾矚目?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台灣娛樂產業每年有三大盛事,分別是音樂界別的金曲獎,電視產業的金鐘獎,以及較多香港人熟知,電影產業的金馬獎。這三個頒獎典禮一直都是歌影視界的年度盛事,當中金馬獎的關注程度更可以堪比為亞洲的「奧斯卡」。

不過,台灣近年也逐漸冒起了多一個「奧斯卡」,它就是以模仿上述三金頒獎禮而誕生的「走鐘獎」。日前,這個聯結網絡業界,肯定新媒體創作者努力的盛事,已經來到第四個年頭,或許目前尚未有太多人認識這件網絡界大事,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台灣網絡的「奧斯卡」將會令大眾主流無法忽視。

第一屆走鐘獎於2019年由台灣YouTube頻道「上班不要看」舉辦,當初目的最初只是打算以詼諧、惡搞的方式仿效金鐘獎等頒獎典禮,在網絡上搞笑以獲取流量關注。因此,第一屆頒獎禮其實是頻道惡搞金鐘獎,分發「豬肉獎」的娛樂節目,所有提名和得獎的單位都是上班不要看的製作者。而取名「走鐘獎」,便是意指他們是走樣的金鐘獎,打破原有規範的頒獎禮。

無聊事但認真做

雖然走鐘獎只是內定的娛樂節目,但上班不要看團隊抱著要玩便認真地玩的心態把走鐘獎模仿得十足如專業機構舉辦的三金頒獎禮。除了有紅地毯環節外,也邀請了在三金頒獎禮擔任御用司儀的賈培德來主持頒獎禮;更不忙邀請一眾台灣的網絡創作者前來見證這件「盛事」。

在第一屆走鐘獎圓滿結束過後,出奇地獲得網絡界和其他於新媒體創作的創作者一致好評,讓上班不要看團隊萌生了繼續舉辦走鐘獎的想法。畢竟在台灣,音樂、電影和電視領域上都各自有金曲、金馬、金鐘獎等最高殊榮的獎項來肯定業界工作者們的努力和付出,但卻沒有一個表揚新媒體創作者的相關獎項。所以他們希望走鐘獎能夠成為一個肯定優秀新媒體工作者的獎項殊榮,同時也藉著頒獎禮讓大眾有機會看見和認識那些在網路大海上被掩蓋的佳作,以及創作者。

走向專業化和公共化

第一屆走鐘獎只有數百名頻道的忠實粉絲撐場,仿擬金鐘獎的金色大腳獎座更是由手工黏製而成。但經過主辦單位三年來的努力和一眾網絡創作者的鼎力支持,走鐘獎已經躍身成觀看人數達數百萬,並在網絡產業中具公信力的頒獎典禮。走鐘獎的獎項也從第一屆的14個新增至33個,除了繼續有玩味十足的內容,也有評價專業的技術類和讓觀眾提名投票的個人類,令走鐘獎能夠愈趨專業化和公共化。

保持叛逆和趣味

走鐘獎的成功,讓它獲得了不少商業公司的贊助,而不需要任何公營機構的支援,使頒獎禮走向專業的同時,卻不失原有的玩味和自由度。走鐘獎設有不同種類的獎項讓不同類型的創作者都能夠有機會競逐,例如屬於成人娛樂的內容獎——「可以色色獎」,傑出工商業配內容獎——「無情工商獎」,以及表揚最佳出陽相內容的「有夠烙賽獎」。走鐘獎無厘頭的創意獎項,葷素不拘毫無限制的節目內容和發言也是走鐘獎可以反攻主流的成功之道,你可以看到司儀在台上隨便飲酒,也會有創作人即興模仿上年度奧斯卡掌摑事件等的搞笑橋段。

見腎思齊

走鐘獎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走鐘獎每年都會聽取觀眾的意見並檢討和改善當中的不足。香港近年也不乏嘗試把娛樂文化界別推向產業化和專業化的活動,例如早前的Tone Music Award,而作為觀眾,我們也應當給予舉辦方更多的包容和體諒,讓產業能夠繼續進步,如走鐘獎一樣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