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位藝術家「玩水」籌款 作品思考生活與水的關係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湄公河,對於大多數港人來說,或許是一條陌生的河,僅有的印象大概是來自於林超賢導演的《湄公河行動》。電影改編自新聞事件,也正好展現出湄公河與各國邊界交錯的複雜性。
作為亞洲重要的跨國水系,湄公河屬亞洲第七長的河流,橫跨菲律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有深遠歷史與多元生態。五月舉行的「湄公河——新的神話」展覽中,十多位東南亞及本地藝術家以湄公河為出發點,他們利用攝影、繪畫、影片等混合媒介,訴說東南亞人民與水的故事。

Richard Streitmatter-Tran 的電子影像作品《Tran The Jungle Book- The Terrain of the Real Fake (2009)》探索虛疑與現實的關係。(Richard Streitmatter-Tran)

藝術家捐出作品 為菲律賓兒童籌款

這次展覽是「法國五月」的活動之一,由香港藝術中心與慈善機構Children of the Mekong合辦。Children of the Mekong是法國非政府組織,多年來幫助東南亞區兒童改善生活。藝術中心的法籍顧問Laure Raibaut與本地藝術團隊Map Office共同策展,提出「湄公河――新的神話」的展覽意念。「東南亞地區經常被人忽視,當地人的生活況態是怎樣?他們與水源有什麼關係?香港位處於亞洲南部,雖然與湄公河沒有直接關係,其地理位置與海洋息息相關。」Map Office成員Valérie Portefaix說。

Valérie Portefaix在法國長大,1996年與伴侶Laurent Gutierrez 移居香港,她表示,「Children of the Mekong今年為菲律賓宿霧兒童籌款建立學校,我們也有小孩子,覺得組織很有意思。之前我們在Asia Art Archive(亞洲藝術文獻庫)做研究,發現很多東南亞藝術家以流動空間(liquid Space)做創作,於是邀請他們參加展覽,他們都願意捐出作品。」

緬甸行為藝術家Aung Ko在湄公河上燒掉了幾把木梯,表示人民無力抵抗政權,隱含反對政治權力的意思。(Aung Ko)

水反照出東南亞的政治民生

Portefaix認為,十多位東南亞藝術家在河流、海洋間有截然不同的經歷,透過創作,他們重新想像自身與水的關係,當中涉及政治、環保、社會性議題。比如緬甸行為藝術家Aung Ko,「他在湄公河上燒掉了幾把木梯。燃燒有慶祝的含義,同時會污染河流,有雙重含義。」在燃燒的創作過程中,Aung Ko在旁邊低聲唱誦,唱出一句句「H.u.m.m…..」歌曲,表示人民無力抵抗政權,隱含反對政治權力的意思。

Dinh Q. Lê將背着長槍的女孩放入現代的沙灘酒店中,與女待應生對望,圖為作品《We Were Once Warriors Fusion Maia Resort- Da Nang》。(Dinh Q. Lê)

緬甸藝術家以水作為創作舞台,越南藝術家卻將水置於攝影後方,成為主角相遇的沙灘場景。越南藝術家Dinh Q. Lê擅長做攝影蒙太奇,在作品《We Were Once Warriors Fusion Maia Resort- Da Nang》中,他將背着長槍的女孩放入現代的沙灘酒店中,與女待應生對望。「兩個女孩差不多年紀,相隔四十多年,卻在這張照片中相遇,勇猛女孩回望現代女孩。」Portefaix又指,四十年前的越戰在越南海岸上發生,而越南藝術家的作品展現現代與歷史的交錯關係。

Map Office繪畫《Hong Kong is an Island》作品,想像香港未來的發展,圖為局部畫作。(Map Office)

水誠實記錄城市演變

藝術中心的法籍顧問Laure Raibaut(右一)與本地藝術團隊Map Office,成員為Valérie Portefaix(左一)及Laurent Gutierrez (左二)(潘浩欣攝)

雖然香港與湄公河沒有關係,但香港有二百六十多個島嶼,同樣都被水所包圍,Portefaix笑說一般人只能數出十個以下的島嶼名字。在《Hong Kong is an Island》畫作中,Map Office畫上八個小島嶼,寫上八段島嶼故事,全都與香港生態和經濟有關,他們透過作品想像香港未來的發展。「我們在西貢做研究時認識了船家馬小姐,她的生活十分環保,一家人節儉地住在船上,沒有政府支助,需要買米時便到西貢賣魚。」Portefaix繪畫馬家的人物肖像,又在旁邊加上說明,說明本地漁民的生活。「我們大多住在狹小的正方盒中,然而我們的生命短暫,而漁民卻隨意地遷到別處,看到更多不同事物,我覺得這個生活方式應該保留下來,我們將來能否這樣生活呢?」

梁志和展出四幅攝影作品,他在維多利亞港前拍攝不同時段的海水。圖為作品《Untitled (Blue Water)》。(梁志和)
「一個有趣的德國研究表示,水是有記憶的,人們在旁邊做什麼時,它是會記錄下來的。」
梁志和
梁志和個人照(黄寶塋攝)

海洋盛載漁民的故事,它亦有自己的「記憶」。本地藝術家梁志和展出四幅攝影作品,他在維多利亞港前拍攝不同時段的海水,四件作品分別呈現不同調子的藍。「一個有趣的德國研究表示,水是有記憶的,人們在旁邊做什麼時,它是會記錄下來的。」灣仔海旁經常進行填海,工程遺下不少有害物質,改變了海水的顏色和質素。梁志和作品富有詩意,他笑說即使未來我們可以檢驗水,分析當中的物質和改變,也不能完全認知歷史。也許,水才是最誠實的記錄吧。

+2
「湄公河――新的神話」展覽(潘浩欣攝)

「湄公河――新的神話」
日期:即日至5月21日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灣仔港灣道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