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小說家王文興逝世 代表作《家變》曾被指是「叛經離道」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文學/台灣/王文興】台大外文系昨日(2日)發文證實台灣知名小說家王文興於9月27日辭世,享年84歲。王文興代表作有《家變》、《背海的人》、《剪翼史》等長篇小說,其作品在語言使用方面極具實驗性,加上作品內容有關家庭衝突,讓他一度被70年代文壇形容為「異端」。為了尊重王文興遺願,彌撒儀式只有至親家人參加。

台灣知名小說家王文興於9月27日辭世,享年84歲。(資料圖片)

王文興1939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1946年全家遷居台灣,於台北紀州庵定居。他就讀附中時對文學產生興趣開始寫作小說,畢業後考取了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並與同班同學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共同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之後,他前往美國留學,在愛荷華大學取得了外文系碩士學位。返台後,他在台大外文系任教,直到2005年退休。2007年,他獲頒台大「名譽博士」的榮譽學位。

《家變》書封

王文興自1960年起陸續發表「黑衣」、「海濱聖母院」等短篇小說,並於1973年出版了小說《家變》,被認為是台灣文學史上現代主義流派代表作品。《家變》以「父子衝突」作為作品主線,講述主角范曄由於與父親范閩賢關係不佳,導致父親離家出走,范曄為了遵從傳統倫理而展開了一段尋找父親的旅程。小說分三部分講述范曄不同成長階段,刻畫年輕一代對老一輩心理變化,有關家庭秩序崩潰內容在70年代台灣文壇一度引起轟動。

《背海的人》書封

王文興在小說中實驗不同語言用法,譬如是將文字拆解成不同部首使用,加上大量台灣注音符號,並使用文字加粗、空格、標點符號等模擬語氣停頓,為讀者設下「速讀」障礙,讓讀者隨作者節奏體驗音韻、延長閱讀時間,對語言創新作出了貢獻。另一本代表作《背海的人》則是王文興第二篇長篇小說,分為上下部,分別出版於1981年以及1999年,通過現代寓言形式刻畫中年人的人生體驗。

導演林靖傑曾在2011年以王文興為主題拍攝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為「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之一。紀錄片透過動畫、作家朗讀以及劇場演出等敘事方式,為觀眾呈現王文興幾十年文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