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乎野貓與家貓之間 舖貓處境反映城市裡人對動物態度|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舖貓紀》作者陳微喜愛尋訪香港舖貓,並以散文記下這群舖貓在城市的足跡。據陳微的觀察,有不少舖貓都是店主領養或拾獲,當中一些貓兒更曾經遭受人類的不良對待。貓在城市的處境,反映了人對待動物的態度。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舖貓紀》 —— 人如何看待城市的舖貓

嬝民認為舖貓可以長時間對著奴才。(Yin Chong)

野貓四海為家,家貓慣於與人同住,舖貓介乎兩者之間,一時在店舖內悠閒自得,一時外出闖蕩,對於主人以外的陌生人毫不抗拒。陳微說,舖貓能夠適應戶外環境,有較強的時間觀念與方向感,外出散步後總能認路回家。因此不少店主以半放養的形式,讓貓隨心地自由活動。〈公園仔〉文中的舖貓「叮叮」和「噹噹」,閒時在藥房打盹,偶爾溜到公園逛逛,「幾千百個路過的人裡,有許多暗自亮起的眼目,緊盯著貓,注視是無形的貓牌。即使貓不自覺走遠了些,不用主人操心,人群中自有街坊走出來,用零食帶貓回家。」這就是一種舖貓與社區的關係。街坊熟悉「叮叮」「噹噹」,店主亦信任社區,慢慢發展為人與貓對這座城市的歸屬感。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愛貓。陳微在〈沉香爐〉寫有小孩踢舖貓作樂,「女人全程看著兒子無端對貓施以暴力,沒有制止或教育,老細趕忙喝止男童,抱走妹妹,玩物被奪走,男童發怒罵老細,女人還是不作反應。」陳微認為一個人對待動物的態度,能夠反映他心腸好壞,如同心中燒的是一爐好香或是壞香。

《舖貓紀》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馮傑、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竊貓者〉講述偷貓人拐走舖貓的行徑。有店舖的黃貓不止一次被盜,又有偷貓者偷了貓後,在清晨歸還,害那隻黃貓自此恐懼不敢出門。舖貓「豹豹」的家人在若干年前被盜,至此下落不明。陳微問:「偷來的貓,肥肥的肉能填補內心的黑洞嗎?」

也有些人總是打著愛貓的旗號,將自以為是的「愛」強加於貓身上,卻無視了貓與店舖的關係及貓的意願。〈律師信〉介紹了一家麵店的舖貓「大黃」和「妹豬」,年紀老邁的店主從未操心,大黃身內好像安裝了距離偵測器似的,定下了安全邊界,「貓之友抱牠玩,走出二十步,牠開始喵聲響號,再多走十步,喵聲變調,摻和了一絲不安,危險,不可再越界。」有人自以為愛貓,先是以利是企圖游說店主賣貓,做法不果便發律師信控告店主,漠視貓是否想離開牠熟悉的地方,這是扭曲而荒謬的愛。

對主人來說,店舖貓最大的危機可能是有機會走失。(資料圖片)

陳微寫下的一個個舖貓故事,希望讀者反思人與貓的關係。散文中陳微只提及舖貓的名字,寫店舖類型、周遭環境等,卻沒有列明店舖的名字和地址,目的是希望舖貓生活如常,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打擾。愛舖貓不一定造訪打卡,更絕非要從他人手中奪取,〈沉香爐〉中寫道:「養貓的人就會明白,貓有各自的性情,不要狹窄地說貓應該如何如何做,擺出看透貓的態度,其實一無所知。」

「人的關係輕易變成朽木,變成腐布,輕易便捏碎,完全經不起那些自我感動的堅定誓言。」至於貓,「牠喜與不喜,就明擺著姿態,直白得無可謀算的地步。」〈沉香爐〉如是道,貓明刀明槍的姿態,相比人心難測,可能人與貓相處,對一些人來說更來得自在。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