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派先驅雷捷作品天價拍賣 與畢加索齊名的機械美學創新者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拍賣】藝術拍賣往往能夠引起廣大藝術愛好者的注意,除了可以見證到藝術品如何一再突破天價,亦是一個機會去了解藝術大師們如何對世界作出影響。於11月,富藝斯拍賣會即將舉行一場《Living the Avant-Garde: The Triton Collection Foundation》拍賣會,將會為大家帶來多件市場罕見的作品,而且當中還有大部分是從未上拍的。

是次拍賣的焦點相信會落在兩件估價最高的作品:來自畢加索的《穿緊身胸衣的女人看書》以及費爾南.雷捷(Fernand Léger)的《7月14日》,估價均高達2,000萬美元之天價,畢加索相信大家熟悉非常,至於雷捷原來亦是另一位對於立體派舉足輕重的人物。

費爾南.雷捷,《7月14日》,1912-1913年作,估價:1,500萬至2,000萬美元(圖片來源:富藝斯)

雷捷是一位法國畫家,他與畢加索一起被公認為立體派發展的重要人物,而且亦是一位雕塑家和電影導演。其作品在藝術史上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他最初以繪製建築圖樣開展他的創作生涯,早期的作品屬於印象派風格,不過他受到保羅・塞尚在1907年秋季沙龍的回顧展以及與巴黎前衛藝術圈的相互影響,逐漸轉向更抽象的創作風格。及後的作品開始簡化地運用黑、白和三原色,並將形態拆解為粗獷、管筒似的形狀,這一點又與其他立體派藝術家有所不同。

畢加索,《穿緊身胸衣的女人看書》,1914-1917年作,估價:1,500萬至2,000萬美元(圖片來源:富藝斯)

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雷捷被徵召入伍並曾經參與過這場戰爭,於戰時的經歷對於他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於是在戰後,他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風格並開創了「機械時期」。作品中開始出現螺旋槳、汽缸和圓盤等機械元素。後來他又結識了Le Corbusier這批對機械美學感興趣的藝術家,進一步促使他的作品變得更趨向扁平風格。除此之外,雷捷的創作不僅限於繪畫,亦有嘗試其他的形式包括插圖、壁畫、馬賽克風格、彩色玻璃窗甚至舞台和服裝設計等。其作品後來被收藏在不少著名的頂級博物館中,如紐約的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和倫敦的Tate Modern等。

費爾南.雷捷,《7月14日》背面:《屋頂的煙霧》系列作品,1911-1912年作(圖片來源:富藝斯)

是次上拍的作品《7月14日》是一件引人注目的雙面畫作,其正面《7月14日》顧名思義是以立體主義風格詮釋的法國國慶日,背面則是最近才被發現的《屋頂的煙霧》系列作品。雖然修復人員一向都知道畫作的背面藏有畫作,不過以往因為畫作已經損毀,被認為無法修復,後來經過努力及技術的進步之後終於重見天日。背面的作品於去年才首次於荷蘭Kröller-Müller Museum展出,《屋頂的煙霧》系列作品是雷捷在觀察巴黎屋頂景觀後有感而發的創作,並且受到巴黎聖母院的煙霧、煙囪和塔樓所啟發,將立體派繪畫推向更加抽象和多彩的方向。

由於雷捷的創作風格非常獨特而且多樣化,其作品對藝壇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20至30年代的作品旨在探索光和色彩的關係,並將機械元素與人體形態結合,呈現出一種現代城市生活的感覺。除了藝術創作,雷捷還參與了電影的製作。他於1924年執導了他人生首部電影《機械舞》(Ballet mécanique),這部實驗性電影以機械運動和節奏作為主題,並與音樂家George Antheil合作為電影譜寫了一段獨特的音樂。這部電影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迴響,被視為一部重要的現代主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