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不代表「真正的叻」?孩子少「一特質」好表現只屬偶然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俗話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有的人或許在求學階段,在課業上相當優秀,但長大出社會後,卻未必能夠維持相同的表現。當然,也有人屬於小時候求學階段就特別突出,長大後也有一番作為的。這其實和每個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關連。

根據日本媒體《THE GOLD ONLINE》報道,運動界有很多厲害的明星選手,引退後沒有辦法成為好的教練。儘管有時會被認為,這是個人領導能力或操守等方面的問題,還有一大關鍵重點,在於這樣的人,常常沒辦法將「為甚麼能做得好」進行分解、並用言語將之解說。

同樣的,自己成績不錯,但卻沒辦法說出為甚麼成績好的人,就很難長期維持一樣的表現。相對而言,如果能夠分析出像是「每個題目做十次,就知道該怎麼解答」這樣的分析,就能將類似經驗運用在各個事物上,做甚麼都能比較快上手。

若是進入職場,往往生活節奏遠比求學時期更快速,常常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決定該做甚麼事情,甚麼事情先擱置。且在決定的時候,還得根據眼下的環境,以及周圍的成員進行判斷。但是,如果具有分析能力,碰到複雜的狀況也能夠冷靜處理,順利突破難關。

至於該如何養成保持分析的習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將「他責思考」轉為「自責思考」。好比交到了一位知心好友,比起視為理所當然,不如想想「為甚麼我會和對方這麼要好呢」,或相對地與人交惡時,思索處不好的原因,就是一種鍛鍊思考的方式。

【延伸閱讀,更多教育孩子建議】

小學兄妹學習日程超瘋狂!每天睡不滿7小時 媽媽稱他們樂在其中

+7

小學已在催谷?知名律師勸別去逼死孩子 分享10大建議點醒各父母

+7

延伸閱讀:

允真的有罪書單:南韓的「女性主義獵巫」,演藝圈為何冷漠以對

球場上的賽亞人:鳥山明《七龍珠》,歐美足球明星的大英雄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