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校逾50人退學減一班半 教育界擔心重演殺校潮致學校出招搶人

撰文:李紫銘
出版:更新:

近來不少港人選擇移民,當中不少是以家庭為單位,亦因此一些本地名校出現退學潮,罕有地有學額空缺,公開招募各級插班生以及為小一收生賣廣告。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會長馮偉華博士更指,擔心未來學校間出現惡性競爭,重演當年小學殺校潮,教師需在商場、關口甚至其他學校校門派宣傳單張「搶學生」的慘況。
攝影:李紫銘

跨境生、本地生雙雙流失 3間學校多於50人退學

教協於5月7日至21日,以電郵訪問954間中、小學,收回130間小學、53間中學之調查數據。當中近5成小學指移民及海外升學是退學原因,而且佔學校個案半數或以上,可見情況嚴峻。另外,退學原因第二多的為跨境生選擇留在內地讀書,有近27%小學指該原因佔學校退學個案半數或以上。

而受訪的所有小學中,全部都有學生退學的情況,而有三間中、小學更流失多於50人,足足「班半」有多。六成半受訪小學更擔心2022/23學年小一會縮班,顯示業界對未來的收生情況持悲觀態度。

學生即資源 搶學生會出現「上移錯配」問題

教協會長馮偉華博士指,由於收生人數影響學校的資源、老師的人數,所以收生不足意味着學校的資源流失。因此,一些學校之間也會出現惡性競爭出現「上移錯配」的問題,意思即是學校會取錄以往認為能力未去到學校標準的學生,例如「以前收開BAND1學生,現時BAND2都照收」,一方面是學校「教開BAND1」學生未必照顧到同學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同學跟不上學校程度,讀得更吃力。

+5

教學不再是以「專業」行先

雖是次教協的調查未有問及家長的退學原因,但教協會長馮偉華博士指:「社會氣氛及政治張力絕對是一個因素。教育不再是以『專業』作主導,科目可隨意增減內容,教師被『釘牌』 ,指引不清晰的國安教育,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教育變成了『政府話點就點』,相信是部分家長選擇退學的原因之一。」

相關文章:瑪利諾修院學校首次公開小一叩門資訊  小二至小五收插班生

瑪利諾修院學校首次公開叩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