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法建立愉快親子互動 哈佛:助兒童大腦發展有利學習

撰文:救世軍學前教育駐校社會工作服務
出版:更新:

想起兒時學打乒乓球,不是拿著球拍拍空氣,就是被乒乓球打在身,幸得爸媽給我無比的耐性,繼續陪我練習下去,很快我便學會打乒乓球。從此,我們一家四口就這樣暢快地你一球、我一球,來來回回,樂此不疲!兒童發展專家稱上述親子間的互動行為為「Serve and Return」,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認為這種愉快又持續的親子互動有助孩子大腦發展,對學習和身心發展有重要的刺激作用。

嬰幼兒的大腦結構仍在建立,是可塑性最高的時期。當嬰幼兒受到外界的刺激時,大腦的神經網絡亦同時不停在增殖及修剪。在「Serve and Return」這個持續又愉快的親子互動下,嬰幼兒的大腦網絡便能健康地編織起來,成為未來複雜的大腦發展基礎。

你和孩子之間的「Serve and Return」5步法


「Serve」是指孩子向父母提供的訊息,「Return」是指父母給孩子的回應。我們就用學打球這個日常生活作例子吧!

🔼🔼🔼相關文章👉🏻👉🏻👉🏻家長不知不覺會造成的毒性壓力 7樣家長錯而不知的管教方式

👈🏻👈🏻👈🏻🔼🔼🔼

(photo-ac)

步法1:分享孩子的關注點 (Share the focus)

孩子對打球感興趣,父母回應孩子想學打球的需求,不論是與孩子討論學球安排,甚至是付諸行動,都是分享孩子關注點的回應。

步法2:輪流與等待,保持來回時刻 (Take turns, keep the reaction back and forth)

父母親身與孩子打球,即使孩子學習初期失誤纍纍,只要父母陪伴、示範、等待孩子再嘗試,便可保持輪流來回的親子時刻。

(photo-ac)

步法3:說出孩子的經驗和心情、當下的所見所聞 (Name It)

說出孩子的經驗和心情,例如:「哎呀!真係唔抵!」、「你打到個波呀!好嘢!」、「你努力試咗好多次都打唔過網,好灰心喔!」

說出孩子當下所見所聞,例如:「你發球成功!」、「個乒乓波成功過咗網!」、「個乒乓波彈到好遠!」

🔼🔼🔼今年情人節連接元宵節,即睇星爸星媽點慶祝👉🏻👉🏻👉🏻圈中夫婦情人節放閃|張繼聰謝安琪兜風影仙氣相 Bob話要生多個👈🏻👈🏻👈🏻🔼🔼🔼

步法4:給予孩子支持及鼓勵 (Supporting and Encouraging)

讓孩子感受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勵,其實「同喜同悲」對孩子來說是同等重要。當孩子面對困難或沮喪時,俯身向他說句:「你已盡咗力,我哋知的」、「唔緊要,我哋陪你再試過!」

當孩子快樂時、感到自豪時,父母真誠的讚許:「你真係做得好!」又或和孩子擊掌(Give Me Five),也是讓孩子鼓舞振奮的身體語言喔!

步法5:按孩子的步伐完結,再開始分享孩子當下的關注點 (Practice Endings and Beginnings)

當孩子放下球拍,專注地望著被他拍凹了的乒乓球時,是父母學習完結和再開始的一刻了!孩子當下被拍凹了的乒乓球所吸引,腦袋又萌生起無數問號。這個時候,身為父母的你,會願意分享孩子當下所重視的東西嗎?

(photo-ac)

「Serve and Return」5步法在日常運用中不一定順序而行,也不需要全部運用,應以孩子的步伐為本,按他們的能力、當下的求知欲及關注點而行,而且著重生活化。孩子的探索求知欲是隨時隨地萌生,不論在家中或是上學途中、生活日常,都可遇上令他們感到好奇的人、事、物,「Serve and Return」出現的時候又到了。

參考資料

🔼🔼🔼今年情人節連接元宵節,即睇星爸星媽點慶祝👉🏻👉🏻👉🏻元宵節|胡杏兒全家返老公沙頭角祖屋點燈 體驗傳統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