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份緊張女兒成績致家嘈屋閉 港媽上靜觀課程學減壓:想變溫柔啲

撰文:張瑋婷
出版:更新:

要家庭生活開心愉快,首要是家庭成員之關和睦共處,不過疫情期間學校停課,加上不少企業都實施在家工作,家長與子女長時間「困獸鬥」,難免出現拗撬,家長便要適時放鬆身心,以免長遠影響親子關係。育有3女的港媽娟娟過去常因學業問題與女兒起爭執,一家人不時「家嘈屋閉」,及後女兒開始對她心生懼怕,不再與她談話,她方察覺問題所在,主動報讀靜觀課程學習放鬆減壓,「其實我也想做個溫柔的媽媽」。

過份緊張女兒反令母女關係惡化

今年35歲的娟娟育有3名分別6歲、10歲及11歲的女兒,她自言性格緊張,對女兒的學業成績尤其上心。疫情期間女兒轉上網課,三人同時在家中上課容易分心,還有可能因聲音嘈雜而互相影響,她坦言,情急下經常不自覺地用上嚴厲的語氣催促女兒做功課及溫習,加上長女正值青春期,性格較反叛,結果令母女關係更加惡化。

「好像已無其他方法跟她們溝通,怎麼說也沒有反應,就唯有鬧,她們也很害怕我,只要我一瞪眼,她們就不敢再跟我說話。」明明是緊張女兒,卻因用錯方法表達,反而令女兒愈走愈遠,娟娟無奈道:「後來我發現囡囡說話的方式也開始似我,說話很大聲、粗魯,所以家中很嘈吵,每天也有人吵架,甚至打架。」

學習靜觀改善脾氣

為了避免再每天「家嘈屋閉」,亦希望修補與女兒的關係,娟娟去年起與女兒一起參加靜觀課程,透過呼吸練習來學習控制情緒。「剛練習的初期很難控制,會忍不住破口就罵,要刻意提醒自己做靜觀,後來嘗試行開冷靜,情況也有改善。現時一察覺到自己開始有脾氣,就會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嘗試與女兒溝通。」

學習靜觀有如學習語言,需要持之以恆地練習,娟娟形容,現時練習超過一年,脾氣有改善之外,與女兒的關係也明顯好轉。「自己好像真的溫柔了不少,囡囡也會主動跟我分享學校裡的見聞,即使考試成績未如理想也會跟我說,例如她日前的英文考試只得83分,以前我會很緊張,著重分數,反問她是否沒有溫習、作卷時有否專心,但今次懂得先安慰她情緒,跟她說『低分不要緊,下次再努力』。」

左起:路德會家庭輔導中心單位主管姜凱茵、全職媽媽林娟、全職媽媽魏秀妃、全職媽媽曹嘉欣(路德會提供)

鼓勵家長與子女正視當下情緒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近年推出「關懷起動」家庭支援計劃,推廣「靜觀與自我關懷」 在基層家庭的親職服務,路德會家庭輔導中心單位主管姜凱茵表示,計劃舉辦過親子宿營及平行小組,期望讓家長及小孩共同學習一樣的靜觀課題,達到互相支持和提醒的作用。

參與課程的另一位媽媽秀妃直言,5歲女兒只上了4、5堂已掌握了利用天氣來表達情緒的技巧,曾試過在她生氣時拿出「天氣心情輪盤」,指著「行雷」一欄提醒她當下的情緒非常激動,覺得很害怕。

適時休息享受「Me Time」

「早前疫情停課,每日都在家照顧女兒,又要買餸煮飯,壓力不斷累積,一有問題出現就容易向女兒發洩。」秀妃坦承,以往未曾找過方法好好控制情緒,直至學習靜觀後,才學懂每日抽時間休息享受「Me Time」,好好對待自己。

秀妃更以「Happy wife, Happy life」一話來形容現時的家庭關係,「以前丈夫下班回家時,看到女兒在哭、我就在發脾氣,他又不知事情因由,只好自己行開,盡量不刺激我們,其實他也很無奈。現時我有不快,就先將脾氣忍下來,囡囡不再哭鬧,大家開心,全家人也就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