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老師|3 大反思位 家長、教育工作者需要知道的事!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ViuTV電視劇《野人老師》已經播映完畢,但仍有不少人討論劇中的爭論點,劇集引起的話題與教育有關,同時衝擊現時香港教育制度和生態。鄭丹瑞飾演校長、MIRROR成員Stanley(邱士縉)飾演李白老師,以談善言飾演晨光老師,各有各教育取態;劇集更節錄現今家長教育方向,到底哪3大反思位值得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反思呢?

反思位一:孩子不聽話等於阻礙學習進度?

在第5集中,聰聰老師要求聰媽到校見家長,原因是聰聰以筆畫花了同學的課本。而且老師說聰聰不聽話,稍微責備便會大叫,要不就亂跑,老師認為這行為無疑是非常騷擾其他同學上課。

老師覺得試盡所有方法都未能幫助聰聰,並向聰媽建議轉介到其他適合他的學校會比較好。不過聰媽即時就拒絕了,並表明不會送聰聰到特別學校上課。

其後,聰媽帶聰聰去餐廳吃飯,當聰媽說一句「你是否不聽媽媽的話」,聰聰自然反應就是走到一旁企直扮石頭。聰媽細問之下,原來這行為是老師要求的,而且老師更要求他扮石頭一整天。

孩子有特殊需要或行為時,老師應該怎樣處理呢?扮石頭又是否屬於合適的指令,本著不影響整班的學習進度時,對這位學生的處理又是否公平?本專頁與飾演聰聰演員訪問時,他也有提及這個情節,他認為老師是做得不對,但又不至於正確。因為孩子是有感受的,會藉著他人的一言一話了解到別人是如何對待他,不過一班同學三十數人,老師有時難以只照顧一位孩子而忽略其他同學,所以也是情有可原。

+2

反思位二:為孩子選校要考慮孩子意願和適應能力嗎?

從以上劇情推斷,聰媽因不想孩子被標籤,而不將孩子送到其他適合孩子的學校,到底這個決定是對或是錯呢?照顧孩子情緒需要與學習進度又應如何取捨?傳統學校既要追學習進度,老師要顧及的是一整班同學的進度,而且學校亦對每級的成績有一定要求,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應對這些要求會否感到壓力?

而另一劇情就是大寶與細寶,二寶媽媽要求甚高,為兩孩排滿每一天的時間表,能夠有時間睡眠已是值得開心的事。二寶媽媽本著「我都係為你好,跟著我的安排來做,將來你未必成功,但至少能夠養活自己」,不過學習時間表密集得令兩孩卻步,甚至一度離家出走。其後,兩孩在大地小學讀書時,快樂無比。在零壓力環境下學習,笑容總是掛在臉上。

到底為孩子選校,如何取捨前路的選擇與孩子的意願?

反思位三:陪伴、聆聽、擁抱就是孩子所需要的

在聰聰劇情當中,初期他只是自言自語,好像別人的話總是聽不入耳,甚至只停留在「一人之境」。後來,多得晨光老師與李白的陪伴及聊天,晨光老師提倡的不標籤聰聰,令大家都慢慢接受聰聰,懂得理解及包容。這樣,聰聰才感受到大家對他的愛和包容,才能敞開心扉主動跟大家相處。而旦哥在第5集裡,將聰聰抱緊,這樣令他深深感受到校長對他的愛和照顧,才能令他冷靜下來。

另外在大寶與細寶劇情中,同樣都是父母未有聆聽孩子心聲和煩惱而導致離家出走。及後在大地小學開展一場學校法庭中,雙方才知道大家的想法和感受,其實坦誠相對真是很重要。如果能夠多點聆聽,相處磨擦必能減少。

以上孩子的需要,都不是從父母言語間能獲取,家長們,不妨由今天開始多陪伴、多聆聽、多擁抱孩子吧!

為何大自然環境總能吸引孩子?附5大情景學習特點

「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這種學習方法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讓·萊夫(Jean Lave)教授和獨立研究者愛丁納·溫格(Etienne Wenger)於1990年前後提出,教授強調學習不只是個體性意義建構的心理歷程,更加是與社會有連繫、實踐性的過程。

情景學習能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主動探索與嘗試,劇中有數個例子帶出了情景學習的五大特點,包括:從自然生活中取材的學習情景、知識與情景彼此融合在一起、行動中求知識、促進學習遷移(transfer of learning) 、混齡學習好處多。

相關閱讀:野人老師|情景學習引導幼童主動求知 專家教家長3個教育重點

點擊即睇「2023/24升小備戰專區」↓↓↓